溫太真玉鏡台(第三折)(1 / 2)

“題解”《溫太真玉鏡台》,取材於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記載漢末、魏晉士大夫言談軼事的《世說新語》,它通過晉代溫嶠和他表妹劉倩英之間的婚姻衝突,向人們展現了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婚姻製度。《世說新語》記載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是:溫嶠姑母托溫嶠為女兒擇婿,溫嶠欺騙姑母說已經尋到適當人家,女婿與我溫嶠差不多,並以一枚玉鏡台作為聘禮。成婚時,新娘發現新郎即是溫嶠,就拍掌大笑說:我早就疑心是你,果然不出所料。於是雙雙進入洞房。一個青年女子被一個老頭兒以欺騙手段娶做老婆,不僅沒有怨言,反以玩世不恭的詼諧態度對待自己的婚姻,這在崇尚清談放誕、灑脫不羈的魏晉六朝士大夫們看來是不足為怪的。但戲劇家關漢卿從這一故事情節中看到了他自己所生活的封建時代,家庭生活中畸形的婚姻現象,給被剝奪了婚姻自主權的婦女們帶來的悲慘命運。劇中,關漢卿雖然保存了《世說新語》中這一故事的核心情節:在前兩折中寫溫嶠以欺騙手段謀娶了年輕的劉倩英,但對劉倩英的性格、思想和故事情節則作了較大的變動和充分的藝術提煉,給人物注進了時代的血液,使得作品升華到幹預生活現象、抨擊不合理封建婚姻製度的高度。

這裏所選的第三折,寫溫嶠在新婚之夜,並沒有能如願地得到劉倩英的愛情。當這一不合理的婚姻落到劉倩英身上時,激起了她強烈的反對。她不讓溫嶠來到她的身邊,甚至要抓破溫嶠的“老臉皮”,使他“做不得人”。

在這一激烈的戲劇衝突中,不合理的婚姻觀念的殘酷性被突出地暴露出來,體現了封建傳統的婚姻觀念和現實生活中青年婦女追求美滿婚姻意識的矛盾,從而產生了巨大的批判力量。

溫、劉婚姻的結局是以劉倩英的妥協而告終的。王府尹借最高統治者的權力設水墨宴,幹預溫、劉的婚事。作為名門閨秀的劉倩英由於自己的處境和本身的弱點,妥協是她必然的結局。正是這樣的結局,反映了關漢卿正視社會現實的尖銳目光。

第三折(正末引讚禮鼓樂上①。)(讚禮唱科,詩雲:)一枝花插滿庭芳,燭影搖紅晝錦堂;滴滴金杯雙勸酒,聲聲慢唱賀新郎。請新人出廳行禮!(梅香同官媒擁旦上②。)(正末唱:)“中呂粉蝶兒”怕不動的鼓樂聲齊,若是女孩兒不諧魚水③,我自拖拽這一場出醜揚疾④,安排下佯小心妝大膽丹方一味⑤:他若是皺著雙眉,我則索牙床前告他一會⑥。

(雲:)媒婆,你遮我一遮,我試看咱⑦。(官媒雲:)我遮著你看。

(正末做看科。)(旦雲:)這老子好是無禮也⑧!(正末唱:)“紅繡鞋”則見他無發付氳氳惡氣⑨,急節裏不能勾步步相隨⑩。我那五言詩作上天梯,首榜上標了名姓,當殿下脫了白衣(11),今夜管洞房中抓了麵皮(12)。

(雲:)媒人,待咱大了膽過去來。(唱:)“迎仙客”到這裏論甚使數(13),問甚官媒?緊逐定一團兒休廝離(14)。和他守何親,等甚喜?一發的走到跟底(15),大家吃一會沒滋味。

(旦雲:)兀那老子(16),若近前來,我抓了你那臉!教他外邊去。媒婆,你來,我和你說,這老子當初來時節,俺母親教小姐拜哥哥,他曾受我的禮來。(官媒雲:)學士,小姐說,起初時他曾拜你做哥哥,你受過他禮來。(正末雲:)我那裏受他禮來?你與小姐說去。(官媒雲:)小姐,學士說那裏受你禮來? (旦雲:)在俺先父銀栲栳圈交椅上坐著(17),受我的禮來。(官媒雲:)小姐說,學士在他老相公栲栳圈銀交椅上受他禮來。(正末唱:)“醉高歌”我見他姿姿媚媚容儀,我幾曾穩穩安安坐地?向旁邊踢開一把銀交椅,我則是靠著個栲栳圈站立。

(旦雲:)媒婆你來,他又受我的禮來。(官媒雲:)學士,小姐說你又受他的禮來。(正末雲:)我那裏又受他禮來?(官媒雲:)小姐,學士說他那裏又受你的禮來?(旦雲:)這老子!俺母親著我彈琴寫字,他坐在俺先父抱角床上(18),我拜他為師來。(官媒雲:)學士,小姐說學彈琴寫字,拜你為師,你在老相公抱角床上受他禮來。(正末唱:)“醉春風”我坐著窄窄半邊床,受了他怯怯兩拜禮,我這裏磕頭禮拜卻回席。剗地須還了你(19),你,便得些歡娛,便談些好話,卻有那般福氣。

(旦雲:)媒婆,你說與他去,我在正堂中做臥房,教他再休想到我跟前;若是他來時節,我抓了他那老臉皮,看他好做得人!(官媒雲:)學士,小姐說來,他在正堂中做臥房,教你休想到他跟前;若是你來時節,他抓了你老臉皮,教你做人不得。(正末唱:)“紅繡鞋”正堂裏夫人寢睡,小官在書房中依舊孤恓(20),遮莫待盡世兒不能勾到他這羅幃(21);人都道劉家女被溫嶠娶為妻,落得個虛名兒則是美!(雲:)將酒來(22),我與小姐把盞咱(23)。(正末把酒科。)(旦雲:)我不吃。(官雲:)小姐接酒。(正末唱:)“普天樂”初相見在玉堂中,常想在天宮內,則索向空閑偷覷(24),怎生敢整頓觀窺?得如今伏侍他,情願待為奴婢。廚房中水陸烹炮珍羞味,箱櫃內無限錦繡珠翠,但能勾與你插戴些首飾,執料些飲食(25),則這的我早福共天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