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刑

今古傳奇

作者:趙明宇

元城有句俗話:三天不吃飯,啥事兒也敢幹。說的是人被餓急了,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盤龍寨大當家的秦大頭就是被餓得沒轍,才上山當土匪的。

民國十二年,元城已是三年大旱,顆粒無收,多數人家斷炊,呼兒喚女外出乞討。秦大頭家有瞎眼老娘,一個人討飯倆人吃,肚裏咕咕叫,像是裝著一隻蛤蟆。望著躺在炕上喊餓的老娘,秦大頭一跺腳,幹起了偷盜勾當。孰料去元城大戶秦笑天家裏偷糧食的時候,中了圈套,被秦笑天捉了,打得昏死,拋在衛河大堤上。恰巧李秀才路過,認得是秦大頭,便把他背回家裏,灌了半碗米湯,秦大頭才撿回一條命。

李秀才是個窮教書先生,守著半屋子書,一肚子墨水,卻沒有餘糧,倒是給秦大頭講起君子固窮的道理。秦大頭哪裏聽得進去,作揖說,等俺以後有了出息,一定報答你的救命之恩。說罷,抱起剩下的半罐子米湯說,這個回家給我老娘喝。

秦大頭回到家,背上老娘去了盤龍寨投靠土匪滾刀虎。秦母是個能識文斷字的婦道人家,罵兒子不爭氣做了土匪。秦大頭眨巴著小眼睛淚水漣漣,娘啊,咱這不是為了糊弄口飯吃,被逼出來的嗎?等俺有了錢就金盆洗手,過安穩日子。

母親大概也是被餓怕了,看看他,搖頭歎氣地說,螻蟻尚惜性命,何況我兒!

不久,滾刀虎在一次搶劫中被砍了腦袋,秦大頭做了大當家的,重新招集幾十個窮漢子做嘍囉,晝伏夜出,打家劫舍。幾個月後,秦大頭的勢力越來越大,方圓百裏有了名氣。提起他的名字,人人膽寒,為之色變。

秦大頭打劫有錢人家,主要是要糧食。秦大頭要糧食不像其他土匪那樣推車挑擔搶了糧食上山,而是先綁了人質,不打,也不罵,隻是關起來不給飯吃,然後以逸待勞,坐等送糧上門。挨餓的滋味兒很難受,生不如死。大多數地主老財餓上三天就招架不住了,讓家人送糧食和金銀細軟來贖人。

這一招屢屢奏效,被稱為餓刑。

嘍囉犯了規矩,秦大頭懲罰嘍囉,也是用餓刑,嘍囉很快就服服帖帖了。

元城一帶的大戶人家被他綁架了一遍,榨不出油水了,他開始綁架小商小販。秦大頭的勢力越來越大,受到官府多次圍剿。有一次,秦大頭中了官府的圈套,弟兄死傷大半,他帶著殘兵敗將倉皇逃回盤龍寨。秦大頭分析總是中圈套的原因,就怪自己沒腦子,蠻幹,需要有個軍師出謀劃策。

就想到了李秀才。

夜裏,秦大頭親自下山,把睡夢中的李秀才綁了,裝進麻袋背到盤龍寨,酒宴款待。秦大頭捧上一杯酒說,恩公,二當家的這把交椅給你留著呢,有吃有喝,何等快活啊。

李秀才嚇得尿了褲子,卻一副凜然氣概說,我是讀書人,豈能和你這蟊賊同流合汙?說完哼一聲,把臉扭向一邊。

秦大頭衝嘍囉丟個眼神,李秀才被請進一間幹淨屋子裏,大門上了鎖。秦大頭說,先餓他三天,不信他不入夥。

三天後,秦大頭來看李秀才,李秀才成了麵條兒,站起來的力氣也沒有了,曲蜷在牆角,耷拉著眼皮說,你一刀砍了我吧。

秦大頭愣了一下,跟嘍囉說,每天好酒好菜招待李秀才。

又是三天過去了,秦大頭再來看李秀才,李秀才已經死了。秦大頭正想發怒,卻看見一邊的酒肉飯菜,不曾動一口。

秦大頭蹙眉,讓嘍囉把李秀才拖到後山厚葬。

夜裏,秦大頭遣散嘍囉,背上老娘闖關東去了。

選自《貴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