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接著,聶海勝和他愛人聶捷琳通了電話。輪到11歲的聶天翔和他爸爸通話時,他突然為父親唱起了生日歌。

哦,大家這才注意到,再過兩個半小時,就是聶海勝的生日了。頓時,飛控大廳響起一片掌聲。

與此同時,大家在大屏幕上看見,飛船內的聶海勝感動得直抹眼淚。

7分鍾後,天地通話結束。展現航天員的太空生活

“神舟6號”飛船帶了50公斤左右的氧氣,不僅可以滿足兩名航天員多天的需要,還可以應急。

萬一飛船返回時落到海上,返回艙內還有一套應急係統可以供航天員使用24小時的氧氣,並吸收掉對人體有害的二氧化碳。

在保持空氣中充足氧氣的同時,飛船內部還采用了先進的通風淨化係統,可以及時清除空氣中的各種雜質,使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在優良等級以上。據楊利偉從太空返回時說,艙內的空氣比地麵還好。

另外,飛船通過溫度和濕度控製係統調節,“神舟6號”返回艙的溫度控製在17到25度之間,相對濕度控製在30%到70%之間。

13日4時16分,即飛船飛行第十三圈時,費俊龍進行開關艙門的試驗,艙門在太空中關閉密封和快速檢漏得到驗證,密封完全正常。

5時許,航天員在返回艙內,在規定時間進行了穿脫壓力服的試驗。

5時58分,喀什地麵測控站當天第一次對“神舟6號”進行跟蹤測控,費俊龍向鏡頭連續擺了兩次手,同時不斷和北京進行通話,以配合測控站跟蹤測控實時音畫係統的工作狀態。

6時10分,飛船飛行第十五圈,按規定,是兩名航天員吃早飯的時間。隻見聶海勝拿著勺子,從食品盒中舀出一塊食物,讓它飄在空中。

費俊龍用手輕輕一碰,食物飛入口中。兩人衝著攝像頭開心地笑了起來。這份早餐是在軌道艙進行加熱的。

“神舟5號”飛行中,楊利偉吃的是小月餅。“神舟6號”上裝備了食物加熱器,兩名航天員不僅能品嚐到50多種食品,還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9時17分,費俊龍坐在返回艙的舷窗邊上,拿出一個綠色的帆布包,撕開包裝袋,取出紙巾。

隻見他一鬆手,綠色的袋子就飄了起來,費俊龍把袋子抓住,開始洗臉。

航天員洗臉都使用臉巾包,臉巾包是一塊一次性的、浸有清潔護理液的濕毛巾。接著,他們把毛巾鋪在按摩刷上用來梳理頭發。

此外,在太空中處理其他個人衛生,還需要借助特殊的設施,比如刷牙,牙膏泡沫很容易“飄”,水珠也“飄”。

於是,航天員清潔口腔,就用一種類似口香糖的清潔劑,餐後咀嚼5分鍾即可。或者,用無菌紗布做的紙套和能吃的牙膏。

另外,“神舟6號”航天員還攜帶了一種專用紙巾,出汗後可以用來清潔身體就代替了“洗澡”。而且還有特製的護膚擦臉油。

9點47分,飛船進入“遠望2號”的測量弧段,費俊龍拿起血壓計測血壓。隨後,正在進行在軌幹擾力試驗的兩名航天員,在艙內加大了動作幅度。

11時許,“神舟6號”飛船進入新疆喀什站測控弧段後。地麵測控人員清晰地聽見,飛船內響起了《歌唱祖國》的歌聲。

這次飛行,兩位航天員每人攜帶了一個精巧的“電子手冊”,裏麵存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曲。

“神舟6號”與“神舟5號”的任務空間重要的區別在於,聶海勝他們要在軌道艙裏開展一些有人參與的科學試驗。

這些試驗,一是開展一些功效學方麵的實驗,獲得人在失重環境下的運動規律、力的表現特性等數據,為下一步設計空間站提供重要依據。

另外,是一些醫學方麵的實驗,包括細胞、分子生物學方麵的實驗,從細胞、分子生物學層麵來揭示失重環境下人的生理心理上的一些特點,這為人類最終在太空生存奠定基礎。

13時5分,聶海勝睡了7個多小時後,兩位航天員分別進入軌道艙,進行開關艙門、穿脫壓力服、穿艙、抽取冷凝水四大項“在軌幹擾力”實驗。

在這段時間裏,試驗用高速攝影機首次拍攝到機械攝像頭無法捕捉到的“在軌幹擾力”試驗的全過程。

與此同時,地麵控製中心對各項實驗獲取的數據進行了詳細的記錄。

14時25分,按照飛控中心的指示,費俊龍從座椅上起身,拉著扶手、助力繩,頭先腳後地再次進入軌道艙,隨後回到返回艙。

聶海勝則從軌道艙到返回艙進行了兩次類似的動作。以魚兒在水中輕輕遊動般的姿勢,航天員順利完成了3次穿艙試驗。

至此,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試驗的國家。

16時11分,費俊龍在臉上塗上特殊的剃須膏,拿著剃須刀對著艙壁上的一麵鏡子開始刮胡須。大家看到,太空失重狀態下,費俊龍刮胡須也很輕鬆。

收拾完畢後,隻見費俊龍半蹲在地上,用雙手撐住船艙地上的兩個固定物,然後突然向前,做了一個“前滾翻”的動作!

緊接著,他似乎仿佛意猶未盡,一連又翻了3個筋鬥。聶海勝呢,則一直在為他拍照,兩人不時相視而笑。

這4個筋鬥不是事先安排的,而是航天員在得知事先的一些飛船姿態控製的動作試驗,對飛船的姿態影響不大後,他們自己的即興動作。

之前,他們見過很多蘇聯、美國的航天員在太空艙中“五花八門”動作的照片,一直很神往。因此,決定也試一試。

看來,在失重的空間裏,要抑製住自由漂浮的願望,是件很困難的事。在這次“筋鬥”試驗後,他們倆就更有信心,放開手腳,盡情享受擺脫地球引力的“自由舞蹈”了。

19時許,費俊龍結束一天的工作,進入軌道艙“睡覺”了。飛船由聶海勝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