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鬱慕明表示,我們期盼在弘揚民族精神,肯定和認同中國人的基礎上,追求兩岸的和平。新黨追隨孫中山的理念。相信21世紀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偉大複興的世紀,中國人的理想之花一定會結出碩果。胡錦濤提出四點看法
2005年7月12日下午,胡錦濤親切會見鬱慕明率領的新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剛,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雲林等參加這次會見。
在會見中,胡錦濤認真聽取鬱慕明等對發展兩岸關係的意見和建議。
鬱慕明說:
新黨本著向人民交代、對曆史負責的初衷,始終如一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分裂的立場。此次新黨組團到大陸訪問,定位為“民族之旅”,就是要尋求民族浩然正氣、振興中華民族。從廣州的黃花崗、南京中山陵,大連萬忠墓,到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我們感受到了中國過去的一段曆史,也看到了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光明前景。
鬱慕明指出:
孫中山先生的遺訓猶在耳邊,統一尚未成功,同胞仍需努力。
麵對新紀元的挑戰和契機,兩岸的中國人應當抓住機遇,攜手合作、團結奮鬥,全力弘揚中華文化,全力發展社會經濟。21世紀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世紀,中國人的理想之花一定會在本世紀結出豐碩之果。
在認真聽取了鬱慕明等的意見後,胡錦濤就當前發展兩岸關係提出4點看法。
胡錦濤說:
第一,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關係兩岸同胞的福祉,關係全體中華兒女的福祉。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複興。近代以來,中國之所以飽受外國列強欺淩,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自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就成為一代代中國人矢誌不移的奮鬥目標。
……
第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需要加強全民族的團結,需要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攜起手來,需要全世界的中華兒女攜起手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中國絕不能分裂,中華民族絕不能分裂。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兩岸不應對立、對抗,而應和解、合作,實現互利雙贏、共同發展。這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期盼,也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
第三,堅決反對和遏製“台獨”。近一個時期,經過各方麵的努力,兩岸關係中有利於遏製“台獨”分裂活動的積極因素有所增長,但反對和遏製“台獨”分裂勢力活動的鬥爭仍然嚴峻而複雜。對“台獨”分裂勢力推進“台獨”的各種圖謀,必須繼續保持高度警惕。我們再三強調要堅決反對“台獨”,是從維護國家、民族發展的大局考慮的,也是從關心台灣社會安定、維護台灣同胞利益的角度考慮的。“台獨”是一條災難之路。堅決反對“台獨”,才是真正愛台灣。隻有遏製住“台獨”分裂活動,才能保持台海地區和平穩定,才能維護兩岸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安定環境,才能保障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才能促進祖國和平統一。
第四,切實照顧和維護台灣同胞的切身權益。廣大台灣同胞,不論是台灣省籍還是其他省籍,都是我們血濃於水的骨肉同胞。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尊重他們,信賴他們,依靠他們,並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千方百計照顧和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
胡錦濤強調說:
今年3月4日,我就加強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在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率團來大陸訪問期間,我們宣布了一係列新的政策措施。凡是對台灣同胞做出的承諾,我們都會鄭重對待,認真落實。希望新黨為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發揮積極作用。我衷心希望,兩岸共同采取行動,推動交往交流,加深同胞親情,促進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
胡錦濤最後表示相信,隻要兩岸同胞同心同德、不懈努力,共同推動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中華民族就一定大有希望。台灣新黨在京召開記者會
2005年7月12日16時10分,新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大陸訪問團在北京飯店召開記者會,向媒體介紹此次訪問成果,並接受記者提問。
在這次記者會上,新黨秘書長李勝峰總結訪問團此行的收獲時做以下表示:
麵對百年民族興衰史,為了實現21世紀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中華民族大團結是唯一的選擇、唯一的出路。
李勝峰說:
通過對廣州黃花崗、南京中山陵、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大連日俄監獄舊址、北京盧溝橋、抗戰勝利紀念館等地的參訪,我們對近代中華民族興衰起落感慨萬千。訪問團成員一致認為:“麵對百年民族興衰史,麵對21世紀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中華民族大團結是唯一的選擇,唯一的出路。”
李勝峰還介紹新黨對發展兩岸交流交往與合作的一些建議,包括:大陸的農業實驗區能以優惠的條件開放給台灣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在兩岸科技文化交流方麵,應先做好專有名詞、譯名的統一,進而推動兩岸科技團隊合作研發;擴大開放大陸重點學校大學生及研究生名額給予台灣學生就讀;讓在大陸就學的台灣學生畢業後的考照、取證、就業獲得與大陸學生同等待遇等。
當天,鬱慕明接受《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大陸媒體專訪,對“民族之旅”作回顧總結。
有記者問:“您1990年後多次來到大陸,這次訪問與過去的訪問有些什麼不同?”
鬱慕明說:
在人生的際遇中,不是常有這樣的機會。之前多次到大陸,有的也是代表新黨,如2001年。1990年也來過,還與當時的總書記江澤民見過麵。但這一次不同以往,因為此行有一個主題,就是為了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格局高,不是站在政黨或個人的角度,而是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上。所以選擇的地點都是與中華民族有關聯的。
記者問:“有人覺得‘民族之旅’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可以喚起兩岸最大的共識,讓人們共同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
鬱慕明說:
非常準確。連、宋有“和平之旅”、“搭橋之旅”,在兩岸之間搭上溝通之橋。新黨應思考還能做什麼。新黨雖小,但常有洞見觀瞻,2001年新黨已首先做黨對黨交流,這次再來應該有所提升。選擇7月7日來訪,我們是經過仔細思考的。
在被問道如何繼續推動泛藍整合時,鬱慕明說:
實際上我們一直在推動。從去年“立委”選舉可以看出來,新黨不在乎自己在選舉中的勝敗,但非常重視泛藍的結果。所以我們能發揮的功能就是犧牲自己,來撮合、整合泛藍。連主席、宋主席此前訪問大陸,都已經做過一些承諾,我希望這次回去,能與他們共同推進這些承諾的落實。
鬱慕明還強調說:
泛藍整合太好了。一同為民眾福祉,為兩岸和平努力。有人說整合後,我可以做國民黨副主席,我不這麼想。我什麼也不做,我追求把力量團結起來。對我來講,位置不重要。做新黨主席有多偉大,不是,隻是我承擔的責任,需要處理的事務多一點。當然我不退休,我樂得做事情。新黨回到國民黨去,變成國民黨內的一股力量,這也是一種方式。
談到這次訪問的收獲時,鬱慕明說:
我們得到的是精神力量,到任何地方,我們的同胞那麼熱情地歡迎我們。不是歡迎就是我們滿足的,而是大家認同、肯定、一起努力,其實北極星掛在天上,看起來是孤獨的,但從精神層麵上我們是得道多助。
鬱慕明還堅決地表示,新黨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堅持自己的理念,堅持兩岸統一和一中原則。陳雲林等為鬱慕明送行
2005年7月12日晚,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雲林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設宴,為新黨一行餞行。新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大陸訪問團將在13日結束大陸之行返回台灣。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李炳才、王富卿、王在希、鄭立中、孫亞夫等出席這次歡送晚宴。
陳雲林在宴會開始前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對鬱慕明主席所率領的新黨大陸訪問團的全體成員表達依依惜別之意。
陳雲林說:
誌同者方能道合,道合者方能與其謀。在反對“台獨”勢力分裂國家,在追求我們國家和平統一,在企盼兩岸同胞攜手共建中華民族的輝煌等方麵,新黨是我們的朋友。
對於新黨大陸訪問團8天7夜的“民族之旅”,陳雲林說:
新黨朋友們的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所到之處都受到了那裏的同胞們樸素的、自然的、發自內心的熱烈的歡迎。那是因為,新黨自成立那一天起,就光明正大地秉持著自己的理念,一路走來從不改變,在亂雲飛渡中從容,在雷鳴電閃中翱翔,“烏雲壓城城欲摧”時,你們“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就是大陸同胞心目中的新黨。他認為新黨在大陸所受到的尊敬和支持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