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1 / 2)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1)萬裏浮雲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2)孤月滄浪河漢清,(3)北鬥錯落長庚明。(4)懷餘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崢嶸。(5)人生飄忽百年內,(6)且須酣暢萬古情。

(1)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忽憶戴安道,詳九卷注。

(2)謝莊《月賦》:素月流天。

(3)滄浪,猶滄涼,寒冷之意。

(4)《廣雅》:“太白謂之長庚。”曹憲《音釋》:“金星也。晨見東方為啟明,昏見西方為長庚。”

(5)床:井欄也。玉床金井者,言其美麗之飾,如玉如金也。

(6)陸機《歎逝賦》:“時飄忽其不再。”

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1)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2)西屠石堡取紫袍。(3)吟詩作賦北窗裏,萬言不直一杯水。世人聞此皆掉頭,(4)有如東風射馬耳。

(1)《藝文類聚》:莊子謂惠子曰:“羊溝之雞,三歲為株,相者視之,則非良雞也。然而數以勝人者,以狸膏塗其頭。”《爾雅翼》:“鬥雞,私取狸膏塗其頭,輒鬥無敵。此非有厭勝,特是狸能捕雞,異雞聞狸之氣,則畏而走。”《左傳》:“季、郈之雞鬥,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距。”高誘曰:“金距,施金芒於距也。梁簡文帝《雞鳴篇》:“陳思助鬥協狸膏,郈昭妒敵安金距。”玄宗好鬥雞,時以鬥雞供奉者,若王準、賈昌之流,皆赫欒可畏,詳見二卷注。

(2)《舊唐書》:哥舒翰,天寶七載築神威軍於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築城於青海中龍駒島,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吐蕃保石堡城,路遙而險,久不拔。八載,以朔方、河東監牧十萬眾委翰總統攻石堡城,翰使麾下將高秀岩、張守瑜進攻,不旬日而拔之。上錄其功,拜特進鴻臚員外卿,與一子五品官,賜物千匹。莊宅各一所,加攝禦史大夫。《太平廣記》:哥舒翰為安西節度,控地數千裏,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之曰:“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吐蕃總殺盡,更築兩重濠。”

(3)胡三省《通鑒音注》:石堡城,本吐蕃鐵仞城也。宋白曰:石堡城,在龍支縣西,四麵懸崖數十仞,石路盤屈長三四裏,西至赤嶺三十裏。

(4)《莊子》:“鴻蒙拊脾,雀躍掉頭。”

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1)驊騮拳跼不能食,(2)蹇驢得誌鳴春風。(3)《折楊》、《皇華》合流俗,(4)晉君聽琴枉清角。(5)巴人誰肯和《陽春》,(6)楚地猶來賤奇璞。(7)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8)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9)(1)張協詩:“瓴甋誇璵璠,魚目笑明月。”明月,謂明月珠也。

(2)《穆天子傳》: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郭璞注:華騮,色如華而赤。今名馬標赤者為棗騮。棗騮,赤也。《離騷》:“仆夫悲予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王逸注:“蜷局,詰屈不行貌。”《廣韻》:“ 跼,不伸也。”拳跼與蜷局、跼義同。

(3)《漢書》:“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顏師古注:“蹇,跛也。”

(4)《莊子》:“大聲不入裏耳,《折楊》、《皇華》則嗑然而笑。”陸德明注:“《折楊》、《皇華》皆古歌曲也。”

(5)《韓非子》:晉平公曰:“音莫悲於清徽乎?”師曠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聞乎?”師曠曰:“不可。昔日黃帝合鬼神於太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凰覆上,大合鬼神,乃作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聽之,聽之將恐有敗。”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願遂聽之。”師曠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雲從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幃幕,破俎豆,墮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懼,伏於廊室之間。晉國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