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九死一生的邊關(1 / 2)

“阿小姐,事情的經過便是如此,邊關戰事也是一觸即發的狀態,刻不容緩。雖然鄰國綜合實力比我國稍微強一些,但真要是開戰,我國將士也是無所畏懼的。就算不能徹底打贏這場戰事,像以往那樣最終打個平手還是沒問題的。隻是以前雙方都很理智,也是小問題引起的摩擦,所以通常打上一個多月,氣消了,也就握手言和了。彼此都不會元氣大傷。可是這次不同,若是對方太子真的死於我方故意傳播過去的瘟疫,勢必對方會不死不休!那這場戰事恐怕會持續很久,到那時又要控製瘟疫,又要維持戰爭,那就不好說了。不但勞民傷財,血流成河,百姓流離失所,將士大量傷亡,還會動搖國本。將我國這幾十年來好不容建立的繁華盛世毀於一旦,那朕就愧對先祖,愧對百姓了。所以朕以為能派人前去控製瘟疫,並且救活鄰國病危的太子,化幹戈為玉帛,才是上策啊。”

皇上在阿將軍講述完邊關軍情大事的經過後,也是頗為無奈地看著阿曦嫣說道。

對皇上來說,雖然心裏也不希望剛剛親封的首席太醫阿曦嫣,冒著生命危險前往邊關化解這次軍事危機。

但他身為一國之君,不能隻為少數人的安危考慮,而是要以大局為先,一切都要從國家利益和百姓的安危考慮才行。

“皇上所言極是啊。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動用武力才是對雙方都有益的良策。隻是皇城距離邊關路途遙遠,而太醫院的太醫醫術拿得出手的都年事已高,根本經不起長途跋涉。就算勉強上路,也是走走停停,恐怕趕到邊關,也耽誤了控製瘟疫的最佳時機。以及救治鄰國太子的事情。而且就算真的趕到了,對於這種鄰國太子的隨行太醫都解不了的奇毒,相信我國的太醫亦是如此了。就好比之前四皇子所中之毒不也是束手無策嗎?若是去了人依然無法控製瘟疫,以及治好鄰國太子的話,再重新派人也來不及了。那這場戰事就不可避免了。所以這次必須派出讓鄰國王上認為極具分量的人物,有一次就能成功的十足把握,以示誠意才能平息這場戰事。所以老臣以為,這也是皇上請阿小姐來參加這次商議的原因。畢竟以你皇上親封首席太醫的身份,親自前往邊關控製瘟疫,以及救治鄰國太子,才是上上策啊!隻是此行路途遙遠,頗為艱辛不說,還極有可能深陷險境。對阿小姐你這樣的年輕弱女子來說,的確有些強人所難啊。”

竇丞相深表讚同地說道。

又闡明了阿曦嫣的確是最佳人選,隻是鑒於阿曦嫣畢竟是個弱女子,隻身前往沒有女子的邊關軍營,又要前往鄰國邊關駐軍給太子治病,如同羊入虎口一般,也是有些於心不忍。

對竇丞相來說,阿曦嫣出手治好了困擾它幾乎一輩子的頑疾,如同是他的救命恩人一般,自然是不舍的阿曦嫣前往邊關的虎狼之地白白送死。

但身為輔佐皇上的丞相,他又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就是盡可能用最小的代價,化解國家的危機,免得國家戰事再起,生靈塗炭。

所以他雖然舉薦阿曦嫣是前往邊關解決此次邊關瘟疫危機的最佳人選,但出於私心,在心裏麵還是極其不希望阿曦嫣去邊關的。

“阿小姐,竇丞相擔心的不無道理啊。因為從皇城乘坐最快的馬車就算日夜兼程,也得至少七天七夜才能到達邊關。假如中途再遇到一些耽擱,恐怕就得十天半個月才能趕到了。但問題是邊關的瘟疫病情發展迅猛,這鄰國太子也是危在旦夕,如果十天半個月才趕到,興許一切都太遲了!所以為了加快趕路的速度,不可能大部隊行軍,隻能是選擇少量精明強幹的將士護送你過去。隻是這樣一來,安全程度就會下降很多,畢竟這山高路遠的,萬一遇到人數太多的山賊或流匪找麻煩,也是凶多吉少啊!況且製作控製瘟疫的藥材裏比較名貴的隻有從皇城帶過去,其它的可以在邊關附近的城鎮采購。或者是在邊關附近的山區就地取材。那樣一來,隨軍攜帶的名貴藥材就更加吸引山賊或流匪搶劫。因此這次出行先不說到了邊關有深陷險境的可能,就是去的路上也是同樣凶多吉少才是啊。還請阿小姐三思而後行。一旦決定了,就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阿將軍聽了竇丞相的擔憂後,也是同樣一臉不忍心地說道。

並且極為詳盡地再次闡明了路途的艱難程度,希望阿曦嫣能量力而行,不要貿然答應。

畢竟他身為阿曦嫣的親生父親,又自覺愧對女兒,當然是起了私心,不希望阿曦嫣倉促答應皇上的旨意,以及竇丞相的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