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四皇子的事情老臣確有耳聞,也知道您張貼皇榜之事。至於您之前在禦書房接到太醫院通知匆匆離開之事老臣也親眼所見,隻是後來結果如何,就不清楚了。莫非您的意思是,四皇子此刻已經醒來,且沒有大礙了嗎?那就好,那就好啊!說實話,老臣心裏也是一直牽掛四皇子的安危的。隻是這邊關突發緊急軍情,才不得已趕來禦書房和皇上您緊急商議,否則早就親自去探望四皇子了。既然阿小姐是常姑姑舉薦,又做到了整個太醫院和民間所有名醫做不到的事情,的確算得上是年輕有為的奇女子了。而皇上又金口玉言張貼皇榜許諾親封首席太醫一職,自然是君無戲言才是。隻是老臣還是覺得阿小姐能解四皇子之毒,也許有巧合的成分在內也未嚐不可,並非她的醫術真的有多麼精湛。畢竟沒有師從名師,自學成才的普通醫女擔任首席太醫一職,恐怕難以服眾啊!再就是接下來商議的邊關軍情大事事關重大,若是非真才實學的首席太醫參與商議,恐怕意義不大啊。請皇上三思。”
竇丞相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雖然竇丞相的這番說辭裏,沒有強烈反對皇上親封阿曦嫣首席太醫一職的做法,但言下之意還是覺得有巧合之嫌,並不讚同阿曦嫣有資格留在禦書房一起商議接下來的軍情大事。
之所以竇丞相對阿曦嫣的明顯語氣委婉了許多,那是因為竇丞相一直看好四皇子,也堅信四皇子是最佳的太子人選,還打算適當的機會舉薦自己的女兒嫁給四皇子,成為未來的太子妃。
甚至將來有一天,四皇子繼承皇位後,他的女兒就能成為皇後,那麼他的竇氏一族就能因為出了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而光宗耀祖,永享萬世榮華富貴了。
所以之前聽說四皇子突然中毒昏迷不醒時,也是心急如焚,又苦於在禦書房和皇上商議軍情大事,無法去看望四皇子而憂心忡忡,此刻聽說阿曦嫣出手救醒了四皇子,也算是讓他再次看到了女兒成為皇後娘娘的希望,自然是對阿曦嫣心生好感,這才語氣緩和了許多。
但他從骨子裏還是堅持首席太醫一職,應該是一個有著良好門第出身,以及師從名醫的人才可以服眾,所以眼前這個普通宮女來曆的阿曦嫣就實在是無法讓她認可。
自然而然不願意和阿曦嫣一起商議接下來的軍情大事了。
聽竇丞相這麼一說,皇上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看向了阿將軍,看看他對這個理由有什麼看法。
在聽了竇丞相的話,又看到皇上看向自己時,阿將軍也開口說道:“皇上,臣以為阿小姐雖然年輕,卻能解整個太醫院和皇城所有醫館舉薦之名醫無法解之毒,足以見得她天賦異稟,屬於人中龍鳳的奇女子。況且皇上金口玉言,承諾親封首席太醫一職於能解四皇子之毒的任何人。而如今阿小姐已經成功喚醒了四皇子,又具備徹底解毒的能力,那麼首席太醫一職對她來說當之無愧才是啊。臣始終認為,用人當唯才是用,絕不能因為阿小姐年輕,又是個女子就無視她的才華。那樣一來,就埋沒了像她如此出類拔萃的奇才了。所以臣沒有異議了。也覺得阿小姐有資格參與接下來的軍情大事的商議。還請皇上明鑒。”
阿將軍之所以無條件支持和信任阿曦嫣,一來是因為阿曦嫣是他親生女兒的緣故。
二來,阿將軍深知阿曦嫣是天生毒體的女子,在被他遺棄萬毒穀後,居然還能安然無恙地活下來,必定經曆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奇遇。
所以,隻有她能解四皇子體內的毒也在情理之中,也足以見得阿曦嫣在解毒方麵的造詣無人能及。
而接下來所商議的邊關軍情大事也和一種棘手的毒有關,所以阿將軍自然是很有信心阿曦嫣的參與,絕對是這次秘密商議的最佳人選了。
在聽了竇丞相和阿將軍的回答後,皇上知道阿將軍已經沒有異議了,但竇丞相似乎還是不認可阿曦嫣,這也是讓皇上有些無奈。
頓時,禦書房裏再次陷入了有些尷尬的冷場。
在看到皇上也有些為難時,阿曦嫣突然間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來改變竇丞相對她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