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生國皇城,並蒂城香積寺。
香積寺位於並蒂城中並蒂潭的正南方,整座寺廟坐北朝南,裏麵的宮殿星羅棋布,規模宏大,整體格局方正大氣,全部佛像都純金打造,甚至是所有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精心布局,獨具匠心,堪稱蓮生國有史以來皇家寺廟的典範。
這座寺廟在每年皇家舉辦重大祭祀活動時,因為所有前來朝拜上香祈福的香客一律不準入內,隻有皇室成員,以及文武百官可以入內,所以相對冷清一點。
而平時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那些慕名而來,摩肩擦踵的人流幾乎淹沒了整座寺院。
但這僅限於寺廟的外院,而內院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非常冷清的,因為內院緊挨著並蒂城著名的並蒂潭,屬於佛門清修之地,也是皇室成員閉門思過,以及參禪的清靜場所。
每個朝代的聖上,在麵臨重大抉擇時,都會獨自來這裏靜坐一段時日,每次離開時,總是能豁然開朗,心中所有的疑慮和糾結都會煙消雲散,回宮後,往往做出的決定都恰到好處,深得民心,很快就會成為街頭巷尾百姓的美談。
所以對於這個香積寺的內院,曆代帝王都非常重視,在他們心目中,屬於皇家聖地,不容任何人侵犯。
對於皇子公主犯錯後,有時候也會罰他們來這裏閉門思過,通常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那就是這些皇子公主回宮後,都會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短時間內都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惹得聖上龍顏大怒了。
考慮到這裏畢竟是佛門聖地,不宜刀光劍影,血濺三尺的畫麵出現,所以在這內院裏從來不設帶刀護衛,隻有一些深藏不露的武僧終年守護,從來都沒有出過差錯。
而這個內院裏,一切都很樸素,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陳設隨處可見,每一個陳設都渾然天成,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處處都充滿了簡約的禪意,令人賞心悅目,卻又心如止水。
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內院唯一的水潭——並蒂潭。
並蒂潭就是當年傳說中從天而降的金色並蒂蓮幻化而成,也正是因為這個難以解釋的神奇現象,才有了並蒂城的名稱,而這個水潭也被命名為並蒂潭了。
沒有人知道這一切為什麼,也沒有任何古籍裏記載了這個並蒂潭的確切來曆。
有的隻是口口相傳的傳奇故事,隻不過幾百萬年過去了,這樣的故事也是層出不窮,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到最後,誰也不知道到底哪個傳說才是真的,哪個又是胡編亂造的。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從天而降金色並蒂蓮的說法完全一致,所以起名並蒂潭以及並蒂城,就成了大家唯一達成共識的地方。
後來蓮生國統一後,所擁護的第一任聖上,在走遍整個蓮生國後,最終將皇城定在了並蒂潭所在的方圓百裏範圍之內,又在並蒂潭旁邊修建了香積寺,作為皇家寺院了。
這香積寺的原本的設計方案是整個香積寺內院外院都是金碧輝煌,奢華到極致的。
不料在建造期間,內院總是出事,要麼塌方,要麼就是工人無故昏迷不醒,無論怎麼調查,都查不出原因。
甚至請來高僧做法,也無濟於事。
就在當時的聖上為此事頭痛不已時,沒想到那一晚,聖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裏一個雙目失明的婆婆告訴他,隻要保持內院樸素無華的裝飾,也不要安排帶刀護衛守護,不要打擾她的清修,寺廟自然能順利建造下去。
第二天早上,聖上醒來後,思前想後,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在早朝宣布了自己的旨意,那就是將香積寺內院重新設計,要求具備最簡約的禪意美感就行了。
眾大臣雖然不明白一向推崇奢華的聖上,為何無緣無故改變了內院的設計初衷,尤其是內院將來還是皇室成員參禪悔悟的地方,理應更加奢華才是,但還是完全照做了。
結果從那以後,內院的建造果然非常順利,再也沒有出過任何事情了。
就在香積寺終於建成的那一天,聖上在寺廟裏舉辦了隆重的祭天儀式,並且在當晚住在了內院,那一晚,聖上再次夢見了那個雙目失明的婆婆。
瞎婆婆告訴聖上,這個內院的並蒂潭關係到整個蓮生國的命運,也能改變君氏皇族的運程,希望他一定要守護好內院,不要讓閑雜人等,打擾了並蒂潭裏的神靈。
還叮囑他,切不可讓內院出現殺戮和血腥,否則同樣會給蓮生國帶來滅國之災。甚至強調刀劍也不可以帶進內院,否則所帶之人必有血光之災。
將信將疑的聖上醒來後,對誰也沒有提起這個瞎婆婆的事情,因為在他心裏還不是完全認可夢中的那個瞎婆婆所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