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

電影劇本

作者:繆天凱

1.雪山腳下

字幕: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

經幡浩蕩,法號高懸。

一片誦念聲“唵嘛呢叭咪哞……”

眾藏民誦念:打馬入羊圈,世界無邊。你的心在高高的天上,你在高高的天上,請你——偉大的鬆讚幹布,回到我們中間。

2.鬆州

馬嘶刀鳴,一場混戰。

梁尚義矯健驍勇,祿東讚奮勇拚殺,一不留神被梁尚義打下馬,進犯大唐邊城的吐蕃大敗於鬆江城下。

祿東讚對梁尚義納頭便拜,將嵌滿黃金珠寶的彎弓雙手舉過頭頂。

梁尚義扶起祿東讚,解下腰間絲織的金色腰帶送給祿東讚。

3.吐蕃內政

鬆讚幹布:本王13歲即位,誅滅叛逆,替先王複仇,統一各部,定都邏些。這次鬆洲大敗,本王決定引兵退回,並欲遣使到長安,向唐朝謝罪並再次請婚,不知你們有何高見?

大臣們議論紛紛。

鬆讚幹布:祿東讚,你有什麼想法?

祿東讚:大王,如今大唐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太宗與以往的中原帝王貴漢人賤夷狄不同,罪臣願前往中原為大王請婚。

鬆讚幹布:好!

4.大明宮宮殿

唐太宗端坐龍椅。

侍從:宣眾使臣進見。

眾使臣上。

回紇使者:我國可汗……

突厥使者:我國單於……

二使者:向大唐皇帝陛下致敬。

唐太宗:免禮。

侍從:吐蕃使者到。

祿東讚:尊敬的天可汗,祝您永遠安康!天可汗仁慈愛民,大唐人傑地靈,讚普久仰中土文明。我們奉讚普之命,特來大唐求婚。這裏有黃金5000兩,珍寶數百件,作為聘禮,請天可汗收下。

5.大唐帝都長安

大慈恩寺,大雁塔,衣肆、典肆、藥材肆、絹行、糧行、帛行……

繁華街景,人聲鼎沸。

李雁兒和侍女紫玉夾雜在人群中。

隨處可見紅發、碧眼、曲卷胡子的波斯商人和熱情奔放的胡姬,兩個胡姬當街跳起飛速旋轉的胡舞。她們看到英俊的梁尚義,立即上前拉著跳舞。

梁尚義看見李雁兒,掙脫胡姬:雁兒!

李雁兒歡快地:尚義哥哥!你回來了,聽說你打了大勝仗!

三人親密地走在街市上。

6.含元殿前

唐太宗與魏征憑著白玉雕欄遠眺,終南山橫臥藍天,長安風貌盡收眼底。

唐太宗:眾多使臣都來求婚,朕深感欣慰,可朕又左右為難,朕沒那麼多公主。

魏征:臣有一萬全之策……

唐太宗頻頻點頭。

7.大明宮一偏殿

數十位漂亮女子在表演大唐芙蓉歌舞,李雁兒表演尤其出眾。

柳寶雲對皇後:她叫李雁兒,李侯王的女兒,自幼飽讀詩書,知書達禮,聰慧伶俐,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皇後:嗯,看她端莊豐滿,舉手投足間不失泱泱大唐風範。但願她……

8.侯王府

梁尚義在作畫。

畫麵特寫:《曲江春耕圖》。

梁尚義滿意地端詳著。

李雁兒:尚義哥哥真是文武雙全啊!(提筆在畫上書寫“心隨雨澤滋新稼,手把犁鋤辟大荒”)將軍哥哥,怎麼樣?

梁尚義:識吾者,雁兒也。噯,明天皇上親臨大殿,你還是不要前往為好。

李雁兒:為什麼?不是說皇上在宗室女兒中選拔女官嗎?我為什麼不去展示一番,也好為我父母爭光啊。

梁尚義若有所思,手中筆端溢出的墨汁滴在畫上。

李雁兒不解地:哥哥?你……

9.大明宮偏殿

隻剩下十幾位應試女子。

宮女:第一題,禦馬苑裏有100匹小馬駒關在左邊的馬圈裏,有100匹母馬關在右邊的馬圈裏,請你們找出一個好的方法為100匹小馬駒找到自己的母親。

女孩們:把100匹小馬駒一一宰殺,母馬聽到自己的孩子哀鳴,定會痛苦嘶鳴。

李雁兒:不行,那樣太殘酷了。

唐太宗:哦,你有什麼好主意?

李雁兒:回皇上,我有一不太好的主意。

唐太宗:說。

李雁兒:把小馬駒餓一整天,然後放他們出來,小馬駒定會跑到母馬處吃奶。這樣既不傷害小馬駒性命,又能讓其和母馬團聚。

唐太宗:此法甚妙。出下一題。

宮女:這裏有一顆九曲明珠,幾束絲線。請想出辦法把絲線穿過明珠中間的孔。

女孩們:這顆明珠中間的孔彎彎曲曲,要想用一根軟軟的絲線穿過去,談何容易。

幾位女孩拿著絲線發愁。

李雁兒:可以找來一隻螞蟻,用一條馬尾鬃毛拴在螞蟻的腰上。把螞蟻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內,然後不斷向向孔裏吹氣。螞蟻不久就會從另一端的孔中鑽出來。再把絲線接到馬尾鬃毛上,輕輕一拉,絲線就穿過了九曲明珠。

唐太宗:果然聰明。你是怎樣想到的?

李雁兒:這不是我想的,我和尚義哥哥一起玩過這個遊戲。

唐太宗龍顏大喜:好!朕收你為義女,冊封文成公主!

10.後宮

皇後:皇上,鬆江之戰那打敗吐蕃侵兵的就是世襲將軍梁尚義,聽說梁家與李家欲結成兒女親家。

唐太宗:哦?這樣,朕再下道旨,宣梁尚義為朕義子,與公主以兄妹相稱。

11.校場

梁尚義十分驚愕:什麼?我,我成了雁兒的皇兄?不!(宣泄地射出一箭)

12.迎賓館

祿東讚:明天一早,皇上在宮裏集合100個美女,一式一樣的打扮,公主也在裏頭,讓各使臣們自己找出公主來。

恭頓:有什麼辦法?都沒有見過公主,怎麼能一下子就給他挑中了!我看準是皇上不想讓公主遠嫁罷了。咱們算是水遠山遙,白跑一趟了。

祿東讚:俄梅勒讚老大人來信了?

恭頓:嗯,老大人在信中說,請婚的事還沒有結果,讚普很生氣。老大人要我們見機行事,再不成就趕回去。(取信呈祿東讚)家父也給您來信了。

祿東讚:哦,令尊總是那樣關心我們。哈哈,桑讚大人來信說,讚普銳意整頓庶政,發揚文教,對公主的傾慕之情越發地殷切了。好,你馬上複信,就說請婚之事成功在望。

恭頓:大論,別太自信了吧。我們待在這裏快一年了。

祿東讚:耐心在長安多住些日子吧。大唐文物製度,宮室建築,百工技藝,都冠絕天下,我們在這兒多學些東西回去,有什麼不好呢?

恭頓:東讚大論,別忘了我們吐蕃是天下最高的地方,我們自己的文化製度,風俗習慣,應該跟喜馬拉雅山的積雪一樣,萬古如銀,不可消解。

祿東讚:要讓吐蕃繁榮昌盛,就應該虛心地跟人家學啊。

恭頓:我們是來求親的,不是來求學的。

祿東讚:我們既來求親,也來求學。

恭頓:求親也罷,求學也罷,求到幾時是了呢?隻怪鬆州那一仗沒有打好,回房裏去拾掇各人的行李,準備回邏些吧。

祿東讚獨自在沉思著。

13.酒肆

祿東讚與梁尚義對飲。

祿東讚:梁將軍,這是一袋上好的砂金,請笑納。

梁尚義:怎麼著,您想憑一袋砂金叫我背叛皇上,出賣皇妹嗎?您把我給看扁了!

祿東讚:您誤會我了。吐蕃如今出了英明的讚普,就缺少一位賢美的讚蒙來輔佐他。讚普前兩次遣使請婚,都受到欺騙,有人千方百計地要讚普與中原、吐穀渾兵戎相見,就是想借以消弱讚普的威望,並趁機奪取讚普的位置。這次,眼見得我們萬裏請婚,又要無功而返,受讚普責罰是小事,唐蕃親好也遭到阻礙。為了唐蕃人民的永久親好,就請幫助我吧。(取出一條哈達)您的功德的確不是區區一袋砂金所能酬謝的。接受這份哈達吧。它表達了吐蕃人民的心意。

梁尚義雙手接哈達:我十分欽佩你的勇猛,況且我們已在鬆州結為兄弟。雁兒如若到了吐蕃,雖然我……還有義兄您照應。公主她……

14.大明宮含元殿

唐太宗及諸部大臣來到殿前親自主試。但見衣著華麗、相貌仿佛的100名美女,分左右兩隊依次從宮中排開,宛如100位天仙從空中飄來,輕盈、瀟灑、俊美,看得人眼花繚亂。

唐太宗:這裏有100位美女,你們要在一刻鍾時間內從中找出文成公主。

祿東讚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彩盒,打開,兩隻蜜蜂飛出,在文成公主頭頂盤旋。

祿東讚:文成公主出生於皇宮,自然氣度不凡,風華絕代,與眾不同。臣已經辨認出來。

唐太宗:哦,指出來,給朕瞧瞧。

祿東讚:公主知喜事而來,額頭上有紅痣乍現,且祥瑞出現,身後有彩蝶飛來。公主在左邊排行中的第六位。

唐太宗、眾宮女紛紛望著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摸摸額頭,不覺嫣然一笑。

唐太宗:吐蕃使臣果然機智非凡,想必讚普更是聰明絕倫。既然吐蕃使者找出公主,那文成公主就嫁於吐蕃讚普。

祿東讚等:多謝天可汗!祝天可汗萬歲,萬歲,萬萬歲!

15.侯王府大廳

文成公主、梁尚義、祿東讚、恭頓等分座賓主席。

文成公主:本公主欽佩貴使過人的才智,也深深感到我跟讚普和吐蕃人民的殊緣。

祿東讚:是的,吐蕃臣民一直仰慕公主的才德,希望公主下降邏些,輔助讚普,如寒夜之盼朝陽。

梁尚義:公主也關心吐蕃百姓的榮枯苦樂,如同自己的親戚故舊。

祿東讚:謝公主。

文成公主:聽得吐蕃崇山環繞,氣候高寒,百姓以遊牧為生,不知耕稼,可是這個情形嗎?

恭頓搶先地:是的,不瞞公主說,您一到吐蕃就會看到層山疊水,峻嶺高峰,削壁懸崖,陰潭幽澗。早晚寒暑各異,雨雪降薄不時。那些有積雪瘴氣的山上,時常暗霧低迷,陰雲鬱結,日光慘淡,月色淒微,不但草木不生,連鳥獸也不敢去……

祿東讚:支大人,你……

恭頓:還有,一到冬季,風能拔木,雨即成冰……

祿東讚:不過,吐蕃北部雖是寒苦,山南和三江流域卻是氣候溫和,適於耕種。前年讚普把大帳從匹播城遷到現在的邏些。這兒紅山聳立,碧水中流,太陽照耀得和暖如春,老百姓管這兒叫日光域。

文成公主感興趣地:哦!聽說,吐蕃至今還沒有完美的文字。要教人民讀書明理,了解法令,翻譯經典、書籍,都非有自己的文字不可。讚普有這樣的打算嗎?

恭頓:不,臣啟公主,吐蕃原有自己的文字。

祿東讚急接:吐蕃原有文字過於簡陋,正待改進,隻是讚普即位之後,銳意整頓甲兵,振耀威武,連年征戰,還顧不及此。

文成公主:文成曾聽得父皇說,甲兵武備雖不可闕,但隋煬帝兵非不利,甲非不堅,還是失了天下,可知道最可靠的甲兵是讓百姓們安居樂業。因此文成以為讚普與其連年征戰,還不如發揚文化,造福人民。

祿東讚:是是,這也是讚普責成臣下迎接公主入蕃的原因。讚普說,迎得了公主就是迎得了中原的文化。

文成公主:一個女子能夠把文化作為妝奩帶給她出嫁的地方,那是多美的事啊!隻是文成才識短淺,隻怕讚普對我期望太奢了吧。

祿東讚:讚普和吐蕃人民知道公主下降,不知該怎樣的歡喜!

16.大明宮麟德殿

文武大臣和宮女侍衛肅立,唐太宗召見魏征、江夏郡王李道宗等議事。

唐太宗:道宗,你的意見呢?

李道宗:吐蕃崛起西陲,銳意東進,誌不在小,前者起兵20萬進犯鬆州,揚言不得公主,兵將深入。幸托皇上天威,出敵不意挫其鋒銳,鬆讚幹布才撤回兵馬,派祿東讚等入朝請婚。依臣看來,吐蕃請婚是虛,東進是實。

唐太宗:唔。魏愛卿,你以為如何呢?

魏征:臣以為公主下降吐蕃,中原文化正可與吐蕃文化結成一體,開出燦爛花朵,造福邊民,昭示陛下懷遠之意,也正可舒大唐西顧之憂。

唐太宗:魏卿說得對。

魏征:再說誠信兩字是國家的大本,誠信則胡越成為一家。

唐太宗:魏卿所言正合朕意。

魏征:以臣所知,鬆讚幹布的左右確有不願與中原親好的,鬆讚幹布卻十分傾慕陛下盛德,力排眾議,派重臣到長安請婚。臣願陛下趁公主出降,與鬆讚幹布以誠相結,與吐蕃永敦睦誼,千萬不可輕動幹戈。

唐太宗:魏卿所言極是。諸卿退班,內侍單宣文成公主。

魏征、李道宗、及宮女分退。

內侍:聖上有旨,宣文成公主上殿啊。

文成公主朝服上殿。

文成公主拜:兒臣見駕,願父皇萬歲萬萬歲!

唐太宗慈祥地扶她起來:朕和你母後已細想過了,吐蕃離長安雖有萬裏之遙,朕和你母後會經常派大臣前去看望你,帶給你中原物品,慰解你的鄉愁,你也不必難過了。

文成公主:隻是……吐蕃是那樣一個遠僻寒苦的地方,沒有稻穀,沒有宮室,沒有絲綢,沒有……

唐太宗:沒有,就讓它有啊。朕把你嫁到吐蕃去,做鬆讚幹布的好幫手是一件大喜事,到一個文化上有無窮發展希望的地方去,幫助丈夫辛苦耕耘,造福那兒的百姓,鞏固唐蕃親好,屏藩大唐的西陲,還有比這更大的喜事嗎?

文成公主完全理解她父皇的意思,不覺拜伏:兒臣謹領父皇鈞旨!

唐太宗扶她起來:這個擔子可不輕啊。但以你的精誠勇毅,一定能勝任愉快。

祝皇兒大願成就,福澤無疆。

文成公主:兒臣此去一定遵照父皇鈞旨,輔佐鬆讚幹布,隻是兒臣深宮幼女,德薄智淺,又沒有人幫助,隻怕難報皇父母的深恩。

唐太宗:皇兒此行意義重大,朕當極力支持你。朕將大批糧食種籽、農耕用具、蠶桑、醫藥、百工技藝和詩歌音樂書籍作你的妝奩,這也是中原百姓耕讀為本,詩禮傳家的意思,此外派老農巧匠、醫生樂士,跟隨你入蕃。以後缺少什麼人就陸續派去。還有綾綢兩萬匹、香茶五百箱,也將給那兒的百姓添一些生活福祉,皇兒你看好嗎?

文成公主拜:謝父皇天恩!

唐太宗:聽說鬆讚幹布有心弘揚佛法,皇兒也自幼禮佛,就將阿佛像交你奉迎入蕃,你看如何呢?

文成公主:謝父皇天恩!

唐太宗:皇兒遠嫁,朕命江夏郡王李道宗為護送專使,內教博士柳寶雲為隨從官,備你顧問,哦,還有,你的皇兄梁尚義將軍也請求一路護送,這你該放心了吧。

文成公主:謝父皇天恩!

唐太宗:你母後等你多時了,入宮去吧。

文成公主:遵旨。

17.吐蕃內政

娘·尺桑遞信給鬆讚幹布:讚普,大論派信使飛馬給你的信。

鬆讚幹布看信,喜形於色:好!祿東讚請婚成功,大唐皇帝準嫁文成公主。待行程定下,本王要親自前往相迎。我要為公主建一座城堡,把城堡的大門朝著長安,讓公主雖在萬裏之外,卻天天望得見長安的五雲樓閣,聽得見大明宮的鍾鼓和父皇、母後的聲音。

俄梅勒讚與措瑪交換了一個眼神。

鬆讚幹布:迎親團即刻動身。

18.大明宮麟德殿

李道宗、祿東讚、恭頓等肅立。

唐太家:李道宗!

李道宗:臣……

唐太宗:就命卿護送公主入蕃,定貞觀十五年正月啟行,屆時朕將與皇後親送公主出京,卿可細心準備一切,並命公主與隨行人員到鴻臚寺學習蕃語,不得懈怠。

李道宗:臣領旨。

恭頓:以臣之見,唐蕃相隔萬裏,與公主下降同時,如有吐蕃明智大臣留在長安為質,唐蕃親好將更臻鞏固。

唐太宗:唐蕃既親如一家,又何必留大臣為質呢?哈哈哈哈,不過公主遠嫁之後,唐蕃交往一定更加頻繁,兩卿之中不論哪一位如願留在長安備朕谘詢,朕定當加以重用。東讚賢卿才智過人,朕所深喜,就請卿留駐長安如何?

祿東讚望了望嫉妒的恭頓,決然地:隻要能鞏固唐蕃親好,臣粉身碎骨,所不敢辭。

唐太宗:那太好了。祿東讚聽封!

祿東讚:臣……(跪)

唐太宗:封卿為右衛大將軍。

祿東讚:謝皇上天恩。(欲起立)

唐太宗:還有,琅琊公主外甥女段氏淑德妙姿,就賜卿為室,擇期完娶去吧。

祿東讚:啟陛下,臣在吐蕃已有糟糠之妻,況且讚普還不曾見到公主,臣怎敢先就甥館呢?請皇上收回成命,臣死罪死罪。(叩頭)

唐太宗:祿東讚將軍謙恭知禮,使朕更加敬愛。朕意已決,不必推辭。

祿東讚無奈地:臣遵旨。(起來)

唐太宗:恭頓賢卿!

恭頓:臣。

唐太宗:祿東讚將軍既留駐長安,迎接公主入蕃的大任就落在恭頓賢卿的肩上了。朕與皇後極愛此女,一路恭頓賢卿多多照拂。李道宗!

李道宗:臣。

唐太宗:此次護送公主人蕃,務要尊重吐蕃風俗儀禮,一切與恭頓賢卿斟酌辦理,限卿八月回朝複命。

李道宗:臣遵旨。

內侍捧禮物上。

唐太宗:青玉如意一個贈與恭頓賢卿,祝卿一路如意。

恭頓:謝皇上天恩。

祿東讚對恭頓:皇上如此加恩,大人務請一路小心侍候公主,不要辜負皇上重托。

恭頓冷笑:不用大論叮囑。皇上封職賜婚,天恩高厚,大論也好好在長安供職,報效皇上吧。

19.後宮

皇後將寶鏡交與文成公主:這麵日月寶鏡,是南海進貢之物。此鏡十分靈異,天涯海角打開此鏡,可以見到自己朝夕思慕的親人。

唐太宗:皇兒得你三姑母傳授,頗精劍術,朕賜你寶劍一口,此劍名鴛鴦永定之劍,皇兒既可防身,也祝皇兒鴛鴦永定。

文成公主跪接:謝父皇天恩。

唐太宗扶起文成公主:皇兒遠嫁吐蕃,乃天下之福。你看長安萬民,都在替皇兒歡喜。

20.鴻臚寺

措瑪教文成公主吐蕃禮節。

文成公主:措瑪,謝謝你教了我許多的吐蕃儀規。

措瑪笑了,笑容漸漸僵住,眼前幻化出恭頓陰險的麵孔。

21.長安開遠門

灞橋柳絲尚帶殘雪。

無數民眾擁在長亭,歡聲雷動。

群眾:恭賀文成公主下降吐蕃!唐蕃親好,千秋萬代!

恭頓率領迎親團向長亭走來。

數百人組成的舞隊,氣勢恢宏、大氣磅礴的大唐舞蹈。

炮聲樂聲中,唐太宗夫婦、文武、妃嬪送文成公主鳳冠蟒服登上鸞輿。

文成公主拜別唐太宗夫婦。

歌舞:

那是雪山朝拜太陽的地方,

那是歌聲與舞蹈的故鄉。

沐浴著神山仙湖的聖潔之光,

用今生的虔誠許下萬世的信仰。

歌舞中疊現如下畫麵:

綺麗的雪域風光,巍峨的古寺,遮天敝地的經幡。

天蒼蒼,野茫茫,漫山遍野是牛羊。

壁立千仞,高入雲天,奇峰異石,鬼斧神工,山勢直雄,直指蒼穹,

河水平靜微波,青山繚繞著雲氣,峰巒若隱若現,綠樹遍山,蒼翠欲滴。

山清水秀,竹木繁茂、芳草叢生,風吹林動。

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古刹。

深山峽穀與冰川湖泊、原始森林與高山草甸……

萬民歡呼聲中,一支十分可觀的送親隊伍過來,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率領梁尚義、柳寶雲等人在送親使團中。

豐盛的嫁妝,珍貴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和大批財物、工具、大量的書籍、樂器、絹帛和糧食種子,力士推著覺阿佛像,軍士們攜各種儀仗,宮娥們奏各種樂器,擁著公主鸞輿,漸行漸遠……

22.鹹陽橋頭風雨亭

晚暮時分,天色一片紫絳,長滿垂柳的渭河映著血紅色的晚霞。

文成公主與梁尚義站在河畔。

梁尚義:皇妹,我們不久就要告別開闊、平坦的關中平原,離開秦川大地,路也漸漸地崎嶇起來。

文成公主:看眼前血色黃昏,勾起我滿腹惆悵,為西去的渺茫前程而惆悵,不知那蠻荒之地等待自己的夫君是什麼模樣?

梁尚義:皇妹早些歇息吧。

23.扶風法門寺

文成公主在寺中寶塔下奉香、祈禱。

恭頓、措瑪、紫玉、柳寶雲等隨同。

24.麥積山

文成公主與梁尚義在觀賞麥積山泥塑。

各種鮮活人物的造型。

丹霞孤峰絕壁上巨大的釋迦穆尼佛像,兩側肅立著普賢、文殊。

文成公主對梁尚義:在摩崖佛像之下,我覺得自己渺小得消失於虛無境界,心卻被佛的威力所震動。先人們在絕壁上開鑿的成百上千的佛窟,是唯恐佛被塵世的喧囂所打擾啊。

不遠處,恭頓眼中放射著陰冷的寒光,對措瑪:怎麼還不見動靜?

措瑪:他們一直隨同左右,實在無法下手。

恭頓:懸崖峭壁,多好的機會啊!隻要那個姓梁的不在,你找準時機,推她下去。

25.峽穀

浩浩蕩蕩的隊伍艱難地行走在狹窄的深峽,兩側絕壁像斧劈一般,仰看青天成一線,時有欲墜的危崖懸在頭頂,隨行人員心驚膽戰。

文成公主、梁尚義、李道宗、柳寶雲、恭頓、紫玉、措瑪各自現出不同的表情。

天地頓時開闊,梁尚義鬆了一口氣。

26.草原

一望無際,氈帳如雲,馬群悠閑地吃著草。

咩叫的羊群如泄洪般湧過。

牧羊的男孩吼著:哎呀呀……

羊群消失在天邊。

27.沙漠

人馬艱難地行進著。

騎在馬上的梁尚義遠眺前方,興奮地:你們看!

林木蒼綠,湖光湛藍,嬌豔欲滴的百花,湖光山色相映成輝。

人們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

瞬間,暴風帶著尖哨,掀起狂沙,天空鋪陳開沉重濃密的烏雲,頓時天昏地暗,冰雹和冷雨劈頭蓋臉砸下來。

文成公主的車輪陷入泥沼,傾斜著即將翻落,梁尚義將文成公主抱上自己的馬,用身體擋住風雨……

閃電與雷鳴,暴風驟雨咆哮著。

文成公主驚恐地:尚義哥哥,我彷佛聽到整個大地在顫抖。

梁尚義:我聽到的卻是戰馬嘶鳴,殺聲震天。我起誓,有哥在,哥就要讓你……我的妹妹忘記所有的恐懼!

風雨漸止,晚霞為無際的沙漠塗抹了一層夢幻莊嚴的胭脂色彩。

28.帳蓬內。

盛滿了酒的鑲滿銀飾的牛角,黃燜羊肉、手抓飯、羊肋骨、幹炸羊腰子……

一位老人撥弄著三弦彈唱著《格薩爾王》。

唱畢,老人端詳著文成公主,淚水涔涔,匍匐在地:羔羊般的公主啊,你是女神的化身,你真正是女神的化身。

措瑪從牛角裏倒出一盅酒,送到文成公主麵前。文成公主捧給梁尚義,梁尚義一飲而盡。

29.帳篷外

夜空,繁星點點。

文成公主目送老人蹣跚著走出帳篷。

老人:你是女神的化身……(走遠)

文成公主回身坐在一塊石頭上:啊,夜空如洗,大地平安入睡了。

30.帳蓬內

夜,梁尚義捧腹翻滾,眾人驚。

31.帳篷外

夜,一個黑影悄悄靠近文成公主。

32.帳篷內

梁尚義大汗淋漓:別管我,快照看公主!

33.帳篷外

黑影舉刀。

一聲斷喝:有刺客!

刀光閃過,刀深深砍進文成公主坐過的石頭。

黑影逃遁,梁尚義等擁向花容失色的文成公主……

李道宗沉思的臉。

34.森林

古樹上掛著幹枯的藤蔓,落葉蓋滿地麵。

文成公主與紫玉、措瑪走在樹蔭裏,踩在落葉上,發出“沙沙”的聲響。

紫玉:措瑪,你說森林裏到處都能找到會唱歌的鳥,進來許久了,還是趕緊出去吧。

措瑪四處看看,似乎有些茫然。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

35.隊伍歇息處

傍晚,梁尚義、李道宗、柳寶雲等焦急地四下呼喊著:公主!公主!

36.森林裏

天色越來越暗,紫玉滿臉驚恐。

文成公主安慰著:不要驚慌,我們會走出去的。

措瑪:公主,都怪我。

文成似乎聽到隱隱約約的流水聲:你們聽……咱們一直朝著水聲傳來的方向走!

一條小溪突然流到身邊,水聲激越,溪水卷著雪白的浪花。

梁尚義正涉水而來。

文成公主激動地高呼:尚義哥哥!

37.草坪

無數土箸男女把文成公主等圍在中間,在他們麵前擺著酒、水果、食品等。

女人身上五光十色地披掛著紅、黃、綠、藍、紫服飾,頭上頂著的禮帽上插滿了火紅、粉紅色的絹花,腰身和胸前垂懸著大塊的銀飾,上麵鑲嵌著綠鬆石、黃玉、瑪瑙等。

姑娘們紛紛把銀飾掛到文成公主脖子上。

男女們打開各自的花傘,放開嗓子開始吟唱花兒:青海青,刀鞘上鑲的是銀,藍天藍,佛光裏跑著神鷹……

人們跳起神舞。

文成公主與土箸男女們沉浸在歡樂之中。

人圈外,恭頓陰險的臉。

38.帳篷外

文成公主、柳寶雲、紫玉騎馬歸來,每匹馬上都掛著幾隻黃羊。

措瑪迎出帳篷:公主回來了!哎呀,還打了幾隻黃羊!

紫玉:這都是公主打的,公主騎在馬上射箭的樣子就像一位女將軍。

梁尚義騎馬過來:皇妹,那些黃羊都給了領路的老百姓了,他們謝公主的賞。

文成公主:還謝我哩,是他們自己的黃羊啊。

柳寶雲:也虧您箭法好哇。

眾人走進帳蓬。

39.帳篷內

李道宗畫外:“河源郡王妃駕到。”

文成公王:我姐姐來了。

李道宗引弘化公主進帳。

弘化公主:河源郡王妃恭請兩宮陛下聖安。

文成公主:皇父母安,姐姐請起。

弘化公主:賢妹遠嫁吐蕃,路過河源,夫婦迎接來遲,望賢妹恕罪。

文成公主:姐妹們闊別兩年多了,料不到今天又在塞外相逢,真使人高興。姐姐您身體好嗎?

弘化公主:愚姐托皇父母鴻福,身體還好。

文成公主:姐姐為什麼落淚?

弘化公主:遠離長安,忽然見到親人不覺落淚。聽說賢妹出嫁吐蕃,我想一定要經過這兒的,我們就等呀等呀可把你等著了。我們這兒的人都想瞻仰吐蕃新讚蒙的豐采,明兒個到城裏就知道了。

文成公主:姐姐,您也……

弘化公主:我們夫婦不用說,我們老太妃也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等著要瞧你。這兒的人也不知打哪兒聽來的,把你說得就跟仙子似的。聽說吐蕃百姓把你當他們的救度母哩。

文成公主:這可怎麼好!準叫他們失望的。

弘化公主:不,賢妹勇毅多才,再加有父皇的幫助,一定能替吐蕃百姓做一番事業。

文成公主:小妹動身時節.也立下了誌願,要為唐蕃親好忍受千辛萬苦,可是一到塞外就知道這千辛萬苦的含義。

弘化公主:是啊,你沒想到塞外的天地是這樣荒涼寂寞。哦,今晚我們老太妃請你們入宮便宴。

達娃進來:娘娘,王爺要我告訴您,老太妃派人催您來了,問什麼時候她可以見到公主?

弘化公主:瞧我婆婆這急性子!就不想想賢妹還有許多事要辦。

文成公主:是啊,真恨不得馬上拜見老太妃。

弘化公主:您這位吐蕃新讚蒙,在這兒沒有半個月可過不了關,李大人那裏我已經說過了。

文成公主:李大人好說話,我們那位恭頓副使可不好說話,他好像不大高興似的。

弘化公主:許是因為我們跟吐蕃剛剛打過仗吧。這裏這些年內憂外患地沒有個完,有一些人千方百計想破壞吐穀渾跟大唐的和好,前不久我們還遭到襲擊,你姐夫差點被劫持到吐蕃去。

文成公主:有這樣的事?

弘化公主:這兒是個相當重要的地方,還少得了這些事!不過愚姐比在長安的時候膽子大多了,還經得起這些風浪。

達娃:娘娘,宮裏人在等著您回話哩。

文成公主:哎呀,這個女孩子一雙眼睛碧澄澄的,多美啊!她吐蕃姑娘打扮,漢話卻說得這麼好!

弘化公主:你看不錯吧。達娃,過來,給公主請安。

達娃跪下:給公主請安。

文成公主:快起來,好姑娘!你叫達娃?達娃是月亮的意思,對嗎?

達娃:對。

文成公主:家在哪兒?是本地的蕃族嗎?

弘化公主:不,她是玉樹牧民的女兒,世代為奴,她的阿爸活活給大頭人折磨死了,母女倆相依為命。她和一個叫頓珠的小夥子定了親,旺清大頭人見她美貌,定要收她。達娃跟著一個西域商人的駱駝隊逃到我們這兒來了,商人把她獻給可汗,可汗讓她做了我的宮女。我挺疼她的,教她漢話。她聰明極了,一學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