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乾元二年,自華州之秦,秋冬間作。“生注”唐詩人有此高士,賴公詩以傳。
陳留風俗衰①,人物世不數。塞上得阮主②,迥繼先父祖。(首敘阮氏家世。
“鶴注”陳留乃汴州,塞上謂秦隴。阮昉居塞上,陳留其祖父所出也。)
①《晉書》:阮籍,陳留尉氏人。父瑀,魏丞相椽。子渾,侄鹹,鹹子瞻,瞻弟孚,鹹從子修,孚族弟放,放弟裕,皆知名當世,推為人物第一。《世說》:王平子嚐經陳留郡界,語太守曰:“舊名此邦有風俗。”《新唐書?藝文誌》有《陳留風俗傳》三卷。
②“朱注”《古今注》:塞者,所以壅塞夷狄也。公秦州、夔州詩,每用塞上字,蓋秦界羌夷,夔界五溪蠻,二州皆有關隘之設。
貧知靜者性,白益毛發古①。車馬入鄰家,蓬蒿翳環堵②。(此言其安貧自得。)
①“黃注”貧知二句,見古心古貌。
②《高士傳》:張仲蔚所居,蓬蒿沒人。《韓詩外傳》:原憲居環堵之室,茨以蒿萊。
清時近道要①,識子用心苦。尋我草徑微②,寨裳踏寒雨③。(此言其好學多情。)
①傅鹹詩:“人之好我,贈我清詩。”“蔡注”唐人多綺麗,惟昉詩有理趣。紫微王夫人詩:“道要既已足,可以解人憂。”“吳注”蔡邕銘:“精微周密,包括道要。”
②隋元行恭詩:“草深斜徑沒。”
③《詩》:“褰裳涉溱。”鮑照《與妹書》:“吾自發寒雨。”
更議居遠村,避喧甘猛虎①。足明箕潁客②,榮貴如糞土③。(未見隱居有避世高風。《杜臆》:蓬蒿環堵,而先以車馬鄰家。議居遠村,而繼以甘近猛虎。靜者性如是,方是真隱。此章四段,各四句。)
①沈約詩:“避世非避喧。”《晉書》:郭文少愛山水,曆華陰之崖。時猛獸為暴,文獨宿十餘年,卒無患害。
②謝靈運《擬徐幹詩序》:“幹少無宦情,有箕潁之誌。”箕山、潁水,許由、巢父隱處。
③《晉語》雲:玉帛酒食,猶糞土也。“黃注”喧指車馬,本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