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新婚別(2 / 2)

④《杜臆》:“君今生死地”,妙有餘思。或作“往死地”,語便直致。《孫子》:“生死之地。”

⑤謝靈運詩:“沉痛結中腸。”

⑥《史記?範睢傳》:“形勢不能有也。”《洛陽伽藍記》:“色雜蒼黃。”《北山移文》:“蒼黃反覆。”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①。婦人在軍中②,兵氣恐不揚③。自嗟貧家女④,久致羅襦裳⑤。羅襦不複施,對君洗紅妝⑥。(上二段,夫婦分離,愁緒萬端,此發乎人情者也。此一段,既勉其夫,且複自勵,乃止乎禮義者也。)

①蘇武詩:“努力愛春華。”《左傳》:“下臣不幸,屬當戎行。”

②《李陵傳》:“我士氣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軍中豈有女子乎?搜得,皆斬之。”

③《後漢?方術傳》:“京師當有兵氣。”

④《史記》:“貧人女與富人女會績。”

⑤《周禮》:羅氏,蠟則作羅襦。注:“襦,細密之羅,當作繻。”《滑稽傳》:“羅襦襟解,微聞薌澤。”《說文》:“襦,短衣也。”

⑥何遜詩:“輕扇掩紅妝。””《杜臆》:洗紅妝,加對君二字,可涕。

仰視百鳥飛①,大小必雙翔②。人事多錯遷③,與君永相望④。(末用比意收,終望夫婦之相聚也。此章起結各四句,中三段各八句。)①陸機詩:“百烏互相和。”②《左傳》:施氏婦曰:“鳥魯猶不失儷。”③《關尹子》:“人事錯錯然。”宋玉《風賦》:“回穴錯迕。”注:“錯雜交迕也。”④蔡琰《笳曲》:“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

陳琳《飲馬長城窟行》設為問答,此《三吏》、《三別》諸篇所自來也。而《新婚》一章敘室家離別之情,及夫婦始終之分,全祖樂府遺意,而沉痛更為過之。

此詩,君字凡七見。君妻君床,聚之暫也。君行君往,別之速也。隨君。情之切也。對君,意之傷也。與君永望,誌之貞且堅也。頻頻呼君,幾於一聲一淚。

盧元昌曰:嗚呼!亂不廢禮,禮必順情,先王之製也。況民生有欲,莫大於婚。既棄其禮,又怫其情,至於暮婚晨別,是何等時事。《東山》零雨篇雲:“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先王曲體人情如此。詠公此詩,益念範氏人道使民之說。

王嗣奭曰:此代為婦人語,而揣摩以發其隱情,暮婚晨告別,是詩柄。篇中有極細心語,如“妾身未分明”二句,“婦人在軍中”二句,是也,有極大綱常語,如“勿為新婚念”二句“羅襦不複施”二句,是也。真《三百篇》嫡裔。

羅大經曰:《國風》“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蓋古之婦人,夫不在家,則不為容飾,此遠嫌防徽之意也。杜詩“羅襦不複施,對君洗紅妝”,尤為悲矣。《國風》之後,唯杜陵不可及者,此類是也。

黃生曰:《新安吏》以下述當時征戍之苦,其源出於變《風》、變《雅》,而植體於蘇、李、曹、劉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