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節 贈畢四曜(1 / 1)

“鶴注”乾元二年,公在秦州,有《賀畢曜除監察禦史》詩。今雲宦卑,是尚未遷官時作,當在乾元元年。

才大今詩伯,家貧苦宦卑。饑寒奴仆賤①,顏狀老翁為②。同調嗟誰惜③,論文笑自知。流傳江鮑體④,相顧免無兒⑤。(三四承次句,言貧而且老。五六承首句,言詩乏知音。末喜有子以傳家學,所以慰之也。)

①申涵光曰:奴仆賤主,奴仆自賤,與奴仆為人所賤,三說俱通。

②王延壽《王孫賦》:“顏狀似乎老翁。”

③洙曰:謝靈運詩:異代可同調。此言已與畢才調相同也。

④鍾嶸《詩品》:“江文通詩,總雜善於摹擬,筋力於王微,成就於謝朓。”“鮑參軍詩,其源出於二張,善製形狀寫物之詞。”《杜臆》:江、鮑有詩傳後,必定無兒,故有下句。

⑤《唐書》:中宗曰:“蘇瑰有子,李嶠無兒。”舊注引“蘇瑰有子,李嶠無兒”,此係唐中宗語,未必用本朝事。吳注引隋末語“楊素無幾,蘇夔有子”,亦尚太近。按:《晉書?鄧攸傳》:“皇天無知,伯道無兒。”斯蓋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