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 收京三首(2 / 2)

①周王褒詩:“寂寥灰心盡,摧殘生意餘。”趙汸雲:生意,似指恩澤言。嵇康《養生論》:“積損成衰,從衰得白,從白得老。”注:“白,謂白發。”

②《漢?西域傳》:武帝棄輪台,下哀痛之詔。《舊唐書》:是年十月,肅宗還京。十一月壬申朔,禦丹鳳樓,下製曰:“早承聖訓,常讀禮經,義切奉先,恐不負荷。”十二月戊午朔,又禦丹鳳門,下製大赦。

③《晁錯傳》:“施利後世,名稱聖明。”

④《張良傳》:四人者隱商雒山,從太子。上召戚夫人指示曰:“彼羽翼已成,難動矣。”

⑤《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於位,讓於虞舜。”⑥《左傳》:“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馬融疏:“伏讀詔書,深惟禹湯罪己之義。”《搜神記》:“灑涕而別。”

朱鶴齡曰:羽翼,指廣平王而言。肅宗前以良娣、輔國之譖,賜建寧王死。至是廣平初立大功,又為良娣所忌,潛構流言,雖李泌力為調護,而時已還山。公恐複有建寧之禍,故不能無思於商老也。又雲:肅宗之失,不在靈武即位之舉,而在還京以後,失於定省,使良娣、輔國得媒孽其間,以致劫遷西內,子道不終。是年十二月,上皇還居興慶宮,父子之間,猜疑未見,而公於此若深有見於其微者,曰“憶帝堯”,欲其罵於晨昏之戀也。沾灑青宵,其所以望肅宗者,豈不深且厚耶。

其三

汗馬收宮闕①,春城鏟賊壕②。賞應歌《杕杜》③,歸及薦櫻桃④。雜虜橫戈數⑤,功臣甲第高⑥。萬方頻送喜⑦,無乃聖躬勞⑧。(三章,收京而憂事後,亦四句分截。宮闕已收,賊壕可鏟,賞功薦廟,即在來春時也。但恐回絕恃功邀賞,諸將僭奢無度,故又為之慮曰:今京師收複,此萬方送喜之時,無乃聖躬焦勞之漸乎。公蓋憂鹵橫臣驕,將成蹂躪跋扈之勢,厥後邊方猾夏,藩鎮專權,果如所慮,惜當時不能見及此耳。)

①《晉世家》:“矢石之難,汗馬之勞。”班婕妤《搗素賦》:“登薄軀於宮闕兮。”

②謝朓詩:“春城覆白日。”庾信《枯樹賦》:“平鱗鏟甲。”鏟,削平也。

③《詩序》:“《杕杜》,勞遠役也。”

④《月令》:“仲夏之月,天子乃羞以含桃,先薦寢廟。”注:“含桃,櫻桃。”

⑤郭欽疏:“漸徙內郡雜虜於邊地。”庾肩吾詩:“橫戈念北奔。”

⑥《漢?高帝紀》:“吾於天下賢士功臣,可謂無負矣。”楊炯碑:“甲第何高。”甲第,謂甲乙之第,言第一等第宅也。《長安誌》天寶中,京師堂寢,已極宏麗,而第宅未甚逾製。安史之後,大臣宿將,競崇棟宇,無有界限,人謂之木妖。

⑦《易林》:“謳歌送喜。”

⑧孔融疏:“身為聖躬,國為神器。”“黃生注”從五六讀下,則結尾二句,乃反辭致諷,見公慮事之深,愛君之切。

按末句,舊有兩說。師氏曰:此聖主之勳勞,人臣不宜奪天工以為己力。此說歸功主上,其意是矣,但於無乃二字,下得太輕。朱雲:聖躬勞,即“大夫夙退,無使君勞”之意。此說作喜幸之詞,但於上文橫戈甲第,不見關合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