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史記》:虞卿立談而取卿相。
⑤《唐?藝文誌》:吳伯善《陳七曜曆》五卷。《何承天集》有《既往七曜曆》,每記其得失。《通誌》:日、月、歲星、熒惑、填星、太白、辰星也。《北史》:劉焯博學洽聞,如《九章算術》、《周髀七曜書》,莫不覆其本根,窮其秘要。
⑥《李德林集》:“口授兵書,手畫行陣。”《漢書》:張幹秋擊烏桓還,霍光問戰鬥方略、山川形勢,千秋口對兵事,畫地成圖,無所忘失。
⑦江總詩,“淨心抱冰雪。”
⑧《左傳》:“畏之如雷霆。”晉劉弘表:“奮揚雷霆,折衝萬裏。”《通鑒》。劉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
幕府輟諫官,朝廷無此例。至尊方籲食①,仗爾布嘉惠②。補闕暮征入③,柱史晨征憩④。正當艱難時⑤,實藉長久計。(此言朝廷倚侍禦以為重。諫官作判,此乃破例用人,正以邊防警急,故暮入晨征耳。有久長計,則可以布嘉惠矣。)
①《左傳》:伍奢曰:“楚君大夫其籲食乎。”注:“籲,晏也。”
②賈誼賦,“恭承嘉惠兮。”
③“張綖注”補闕,諫官也。蕭望之願在朝補闕。
④鶴曰:禦史在殿柱之間,亦謂之柱下中,秦改為侍禦史。張蒼自秦時為禦史,主柱下方書,即其任也。《通典》:侍禦史於周為柱下史,一名柱後史。征憩,征行不遑少憩也。
⑤《詩》,“天步艱難。”
回風吹獨樹①,白日照執袂。慟哭蒼煙根,山門萬重閉②。居人莽牢落③,遊子方迢遞④。徘徊悲生離⑤,局促老一世⑥。(此敘送別情景。獨樹,比居者。執袂,送行者。蒼煙暮凝,山門夕閉,說得臨別淒涼。居人,公自謂。遊子,指侍禦。生離,頂遊子。局促,頂居人。)
①古詩:“回風動地。”何遜詩:“天邊看獨樹。”
②隋蕭子隆詩:“山門一已絕。”
③《詩》:“巷無居人。”《上林賦》:“牢落陸離。”牢落,寥落也。
④魏文帝詩:“遊子戀所生。”何遜詩:“迢遞封畿外。”
⑤前漢《天馬歌》:“神裴回,若流放。”此徘徊所出。吳邁遠詩:“生離不可聞。”
⑥《前漢?灌夫傳》:“今日廷論,局促效轅下駒。”劉楨詩:“天地無期竟,民生甚局促。”
陶唐歌遺民①,後漢更列帝②。我無匡複資③,聊欲從此逝④。(未以自敘作結。唐柞中興,故比之後漢列帝。公未授官,故自言遺民欲逝。此章首尾各四句,中四段各八句。)
①《左傳》:季劄請觀周樂,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
②後漢自光武以下凡十二帝。
③殷仲文表:“匡複社稷,大弘善類。”④《漢書》:高帝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阮籍詩:“吾將從此逝。”逝,謂隱去也。
胡夏客曰:公《送樊侍禦》、《送從弟亞》、《送韋評事》三詩,感慨悲壯,使人懦氣亦奮,宜其躬遇中興,此聲音之通乎時命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