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悲青阪(1 / 1)

“鶴注”此《唐紀》所謂癸卯又以南軍戰,敗績。南軍,楊希文所將,乃十月二十三日也。史雲:琯敗陳陶,殘卒數千不能軍。帝使衷夷散,複圖進取。青阪,東門駐軍之地也。“錢箋”陳濤斜,在鹹陽。房琯師次便橋。便橋,在鹹陽縣西南十裏。青板去陳陶、便橋當不遠。

我軍青阪在東門,天寒飲馬太白窟①。黃頭奚兒日向西②,數騎彎弓敢馳突③。山雪河冰晚蕭瑟④。青是烽煙白是骨。焉得附書與我軍⑤,忍待明年莫倉卒⑥。(青阪,傷中官之促戰也。大敗之餘,正宜練兵休息,自中使促師,隔朝再戰,而白骨委於荒郊,則喪師辱國之罪,有分其責者矣。公深識兵機,而欲堅待明年,其後香積寺之捷,果在至德二載。曰數騎馳突,見彼壯而我怯也。)

①《莊子》:“天寒既至。”古樂府:“飲馬長城窟。”“錢箋”太白山,在武功縣去長安二百裏。琯先分三軍,劉哲將中軍,自武功入,故曰飲馬太白窟。

②《唐書》:室韋,東方之北邊黃頭奚部也,奚亦東夷種。東北契丹,西突厥,南白狼河,北霫。《安祿山事跡》:祿山反,發同羅、奚、契丹、室韋、曳落河之眾,號父子軍。

③《漢書》: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馳突,見本卷前。

④庾信詩:“蕭瑟風聲慘。”

⑤陳琳書:“我軍過之,若駭鯨之觸細網。”時公陷賊中,故欲附書我軍。

⑥忍待,堅忍以待也。陳琳書:“中材處之,殆難倉卒。”王浚《自理書》:“兵人定見,不可倉卒。”

朱鶴齡曰:考史:琯欲持重有所伺,中人邢延恩等促戰,倉皇遂及於敗。詩雲“忍待明年莫倉卒”,即琯持重意也。噫!陳陶之敗,與潼關之敗,其失皆以中人促戰,不當專為琯罪也,故子美深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