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天寶九載,國子監置廣文館。《唐語林》:天寶中,國學增置廣文館,以領詞藻之士。鄭虔久被貶謫,是歲始還京師參選,除廣文館博士。“鶴注”《舊書》:天寶十二載秋,令出太倉米。詩言“日祟太倉五升米”,正其時也,當是十三載春作。《杜臆》:此詩多自道苦情,故以醉歌命題。
諸公袞袞登台省①,廣文先生官獨冷②。甲第紛紛厭粱肉③,廣文先生飯不足④。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⑤。德尊一代常坎軻⑥,名垂萬古知何用⑦。(首歎鄭公抱負不遇。)
①《前漢?韓安國傳》:諸公莫不稱。《晉書》:王濟雲:“張華說漢史,袞袞可聽。”師氏曰:唐製,禦史台其屬有三院:一曰台院,二曰殿院,三曰察院,掌糾正百官之罪惡。省有三:一曰中書省,二曰尚書省,三曰門下省。台省,清要之職。謝混詩:“總轡出台省。”
②《舊書》:天寶九載七月,國子監置廣文館。《新書?鄭虔傳》:明皇愛虔才,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置廣文館,以虔為博士。在官貧約,甚淡如也。王彥輔曰:《北齊書》:王晞曰:“非不愛作熱官,但處之爛熟耳。”黃希曰:世以宗正卿為冷卿,是亦冷官之意。
③漢高祖詔:列侯居邑,皆賜大第室。注:有甲乙次第,故曰第。張衡《西京賦》:“北闕甲第,當道直啟。”《孟嚐君傳》:“今君仆妾餘餘梁肉,而士不厭糟糠。”
④後漢鄭太有田四百頃,而食常不足。
⑤《文心雕龍》:“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⑥桓玄書:“一代大事。”《楚辭?七諫》:“年既過半百兮,愁坎軻而留滯。”王逸雲:“坎軻,不遇也。”古詩:“坎軻長苦辛。”張綖注:坎軻,車失利貌。坎,一作轗,車不平也。軻,車折軸也。”
⑦《史記?伍子胥讚》:“名垂後世。”李密詩:“萬古傳名諡。”
杜陵野客人更嗤①,被褐短窄鬢如絲②。日祟太倉五升米③,時赴鄭老同襟期⑥。得錢即相覓,沽酒不複疑⑤。忘形到爾汝⑥,痛飲真吾師⑦。(此敘同飲情事。時赴,公過鄭也。相覓,公要鄭也。痛飲吾師,正見襟懷相契。)
①《漢書》,元康元年,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
②《老子》:“被褐懷玉。”盧照鄰詩:“安知倦遊客,兩鬢漸如絲。”
③《舊唐書》:天寶十二載八月,京城霖雨,米貴,出太倉米十萬石,減價糶與貧人。《顏氏家訓》:齊吏部侍郎房文烈,霖雨絕糧,遣婢糶米。
④北齊高澄書:“繾綣襟期,綢繆素分。”
⑤《滑稽傳》:王先生懷錢沽酒。《括異誌》:道士張酒酒,得錢即沽酒。陶詩:“逝將不複疑。”
⑥郭象《莊子序》:“有忘形自得之懷。”《文士傳》:禰衡有逸才,與孔融為爾汝交,時衡年二十,融年已四十。
⑦《世說》:王孝伯雲:“但常得無事,痛飲讀《離騷》,可稱名士。”《齊書》:李元忠曰:“阮步兵吾師也,孔少府豈欺我哉!”
清夜沉沉動春酌①,燈前細雨簷花落②。但覺高歌有鬼神③,焉知餓死填溝壑④。相如逸才親滌器⑤,子去識字終投閣⑥。(此痛飲以盡歡,承上杜陵一段。春夜燈前,飲之候。高歌動神,飲之興。相如、子雲,借古人以解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