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張率詩:“平台寒月色,池水愴風威。”
②趙汸疑後遊在夏,因改“春風”作“薰風”,今依鶴注,直是春遊。
③趙雲:置硯於石欄,而題詩於桐葉。《杜臆》:硯在石欄而身坐台上,故須斜點筆。筆點,以筆濡墨也。
④《說文》:“翡,赤羽雀。”“翠,青羽雀。”張正見詩:“竹竿鳴翡翠”。《韻會》:“桁,竹竿也。”顧雲:曬衣之桁。古樂府:“還視桁上無懸衣。”
⑤《楚國策》:蜻蜒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詩》:“其釣維何,維絲伊緍。”
⑥陳子昂詩:“山深興轉幽。”
⑦陶潛詩:“披草共來往。”
始而雨,既而晴,漸至日落,盡一日之興矣,故下章不複言遊,而惟稱美將軍。布置次第俱秩然有條。
其四
頗怪朝參懶①,應耽野趣長②。雨拋金鎖甲③,苔臥綠沉槍④。手自移蒲柳⑤,家才足稻粱。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⑥。(四章,美將軍逸興。將軍懶於朝參考,因耽野趣之長也。拋甲臥槍,見朝參之懶。移柳足粱,見野趣之長。末引淵明事,以方其高致。拋甲於雨,臥槍於苔,即前遊“不好武”意。《杜臆》:自移,見不耽驕貴。才足,見甘於淡泊。白日羲皇,言可神遊千古,不須高臥也,乃翻用陶語。此章幽意,與前遊末章相應。)
①王右軍帖:“吾怪足下朝參少晚。”
②謝惠連詩:“蕭疏野趣生。”③薛蒼舒曰:車頻《秦書》:符堅使熊邈造金銀細鎧,金為線以縲之。今謂甲之精細者為鎖子甲,言相銜之密也。《唐六典》:甲之製十有三,今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鎚、鎖子,皆鐵甲也。崔顥詩:“錯落金鎖甲。”
④《武庫賦》:“綠沉之槍。”《西溪叢話》:綠沉,以調綠漆之,其色深沉,如漆調雌黃之類。楊慎《丹鉛錄》:《鄴中記》:石虎造象牙桃枝扇,或綠沉色,或紫紺色。王羲之《筆經》雲:有人以綠沉漆管見遺。虞世南詩:“綠沉明月弦。”劉劭《趙都賦》:“弩有黃間綠沉。”梁簡文詩:“吳戈夏服箭,驥馬綠沉弓。”楊巨源詩:“吟詩白羽扇,校獵綠沉槍。”皆謂以綠沉色為漆,飾槍柄耳。“朱注”吳曾《漫錄》:古樂府“綠沉明月弦”,此弓亦號綠沉也。《宋元嘉起居注》:廣州刺史韋朗作綠沉屏風。《六典》:鼓吹工人之服,亦有綠沉。此以綠沉飾器服也。《南史》:任彥升卒,武帝方食西苑綠沉瓜。皮日休《新竹》詩:“一架三百本,綠沉森冥冥。”皆言其色也。
⑤《爾雅疏》:“楊,一名蒲柳,生澤中,可為箭笴。”
⑥《陶潛傳》:“夏日虛間,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
其五
到此應常宿,相留可判年①。蹉跎暮容色②,悵望好林泉③。何日沾微祿④,歸山買薄田⑤。斯遊恐不遂,把酒意茫然⑥。(此首敘臨別之意,又是總結。上四深羨林泉之勝,下則欲謀歸老於此地也。考是年公方四十,而雲“暮容色”者,蹉跎不遇,因有慨於暮景耳。“盧注”時雖參列選序,而尚未定官,故歎微祿難沾。)
①“舊注”《禮記注》雲:判,半也。“朱注”古音多四聲互用,唐人猶知此法,如“判”字本去聲,亦讀乎聲。《吳越春秋》“一士判死兮而當百夫”,王筠《行路難》“含情蓄怨判不死”,是也。杜詩“多作“判”。此詩“可判年”,猶雲可卻一年耳。又孫勔《唐韻》,字收入二十三阮:《玉篇》,一音伴。則字正可從仄聲葉,非半年之解。
②《世說》:周處曰:“年旦蹉跎,終無所成。”《顏氏家訓》:“憔悴容色。”
③謝朓詩:“悵望一途阻。”《北史》:韋敻淡子榮利,所居之宅,枕帶林泉,時對琴書,蕭然自遠。
④《後漢?獨行傳》:趙苞謂母曰:“為子無狀,欲以微祿奉養。”
⑤《世說》:深公答支遁曰:“未聞巢由買山而隱。”《隋書》:王通教授河汾間,曰:“通有先人之敝廬,足以蔽風雨,薄田足以具檀粥。”
⑥初雲樽在,末雲把酒,見始終好客。周弘讓詩:“把酒念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