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兵車行(2 / 2)

長者雖有問①,役夫敢伸恨②?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③。縣官急索租④,租稅從何出⑤?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⑥。生女猶得嫁比鄰⑦,生男埋沒隨百草⑧。君不見,青海頭⑨,古來自骨無人收⑩。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嗽嗽(11)。(再提長者役夫,申明問答,而以“君不見”數語作總結。未休戍卒,應上開邊未已。租稅何出,應上村落荊杞。生男四語,因前爺娘妻子送別,而為此永訣之詞,青海鬼哭,則驅民鋒鎬之禍,至此極矣。此章是一頭兩腳體,下麵兩扇各有起結,各換四韻,各十四句,條理秩然,而善於曲折變化,故從來讀者不覺耳。

①《曲禮》:長者問,不辭讓而對,非禮也。

②《左傳》:“呼役夫。”

③戴暠詩:“召募取關西。”“鶴注”《通鑒》:天寶九載冬十二月,關西遊奕使王難得擊吐蕃,克五城,拔樹敦城。

④《漢?食貨誌》:縣官當衣租食稅而已。《史記?索隱》:謂國家為縣官者,畿內縣即國都,王者官天下,故曰官也。

⑤《嚴助傳》:租稅之收,足以給乘輿之禦。“朱注”名隸征伐,則當免其租稅矣。今以遠戍之身,複督其家之輸賦,豈可得哉。與健婦鋤犁二語相應。

⑥陳琳詩:“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漢衛皇後歌,“生男無喜,生女無怒。”

⑦孔融書:“州裏比鄰,知之最早。”《周禮?族師》:“五家為比。”又《遂人》:“五家為鄰。”

⑧庾信《哀江南賦》:“身名埋沒。”江淹詩:“零落被百草。”

⑨《哥舒翰傳》:築神威軍於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築城於龍駒島,以人二千戍之,由是吐蕾不敢近青海。《水經注》:金城郡南有湟水,出塞外,又東南經卑禾羌海,世謂之青海。《舊唐書》:吐穀渾有青海,周回八九百裏。高宗龍朔三年,為吐著所並。儀鳳中,李敬玄與吐著戰,敗於青海。開元中,王君、張景順、張忠亮、崔希逸、皇甫維明、王忠嗣,先後破吐蕃,皆在青海西。

⑩梁橫吹曲:“屍喪狹穀中,白骨無人收。”

(11)《左傳》:夏父弗忌曰:“吾見新鬼大,故鬼小。”鮑照詩:“煩冤荒隴側。”後漢陳寵為大守,洛陽城每陰雨,常有哭聲。晉歌曲:天陰不作雨。漢樂府:“嗚聲何啾啾。”“周注”啾啾,猶言卿卿,嗚咽聲也。

單複曰:此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故托漢武以諷,其辭可哀也。先言人哭,後言鬼哭,中言內郡調弊,民不聊生,此安史之亂所由起也。籲!為人君而有窮兵黷武之心者,亦當為之側然興憫,惕然知戒矣。

王道俊《杜詩博議》:王深父雲:時方用兵吐蕃,故托漢武事為刺,此說是也,黃鶴謂天寶十載,鮮於仲通喪師滬南,製大募兵擊南詔,人莫肯應,楊國忠遣禦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前,故有“牽衣頓足”等語。按:明皇季年,窮兵吐蕃,征戍驛騷,內郡幾遍,當時點行愁怨者不獨征南一役,故公托為征夫自訴之詞,以譏切之。若雲懼楊國忠貴盛而詭其詞於關西,則尤不然。大白《古風》雲:“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征。怯卒非壯士,南方難遠行。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位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已明刺之矣,太白胡獨不畏國忠耶?

蔡寬大曰:齊梁以來,文士喜為樂府詞,往往失其命題本意。《烏生八九子》但詠烏,《雉朝飛》但詠雉,《雞鳴高樹顛》但詠雞,大抵類此。甚有並其題而失之者,如《相府蓮》訛為《想夫憐》,《楊婆兒》訛為《楊叛兒》之類是也。雖李太白亦不免此。唯老杜《兵車行》、《悲青權》、《無家別》等篇,皆因時事,自出己意立題,略不更蹈前人陳跡,真豪傑也。

海寧周甸曰:少陵值唐運中衰,其音響節奏,駸駸變《風》、變《雅》,與《騷》同功。唐非無詩,求能仰窺聖作,稗益世教,如少陵者,鮮矣。

胡應磷曰:六朝七言古詩,通章尚用平韻轉聲,七字成句,讀未大暢。至於唐人,韻則平仄互換,句則三五錯綜,而又加以開因,傳以神情,宏以風藻,七言之體,至是大備矣,又曰:少陵不效四言,不仿《離騷》,不用樂府舊題,是此老胸中壁立處。然風騷、樂府遺意,杜往往得之,太白以《百憂》等篇擬風雅,《鳴皋》等作擬《離騷》,俱相去懸遠。樂府奇偉,高出六朝,古質不如兩漢,較輸杜一籌也。又雲:樂府則大白擅奇古今,少陵嗣跡風雅,《蜀道難》、《遠別離》等篇,出鬼入神,倘恍莫測;《兵車行》、《新婚別》等作,述情陳事,懇例如見。張王欲以拙勝,所謂差之厘毫;溫李欲以巧勝,所謂謬以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