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注”題曰西郊,從西郊赴草堂也。此當是上元元年冬作。《易》:“自我西郊。”
時出碧雞坊①,西郊向草堂②。市橋官柳細③,江路野梅香④。傍架齊書帙⑤,看題檢藥囊⑥。無人覺來往⑦,疏懶意何長⑧。(上四,西郊途次之景。下四,草堂幽寂之況。此詩大段,兩截分界,然逐層敘述,卻是逐句順下,八句一氣。齊,謂整書使齊。題,謂藥上標題。《杜臆》:此喜地僻,得以遂其疏懶也。)
①《梁益記》: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雞坊。《輿地紀勝》:漢宣帝聞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遣諫議大夫王褒持節蘸祭而致之。其文曰:“持節使者王褒,敬移南崖金精神馬,縹緲碧雞,處南之荒,深溪回穀,非土之鄉,歸來歸來,漢德無疆。”今北門石馬巷中有金馬祠。碧雞坊,在城之西南。
②《成都記》:草堂在府西七裏。
③《華陽國誌》:成都西南石牛門外曰市橋,下石犀所潛淵也。李膺《益州記》:衝星橋,市橋也,在今成都縣西南四裏。漢舊州市在橋南,因以為名。延岑渡市橋挑戰,即此。《陶侃傳》:都尉夏施,盜官柳種之己門。
④隋王由禮詩:“早梅香野徑。”
⑤潘嶽《楊仲武誄》:“披帙散書,”屢睹遺文。”帙,書衣也。
⑥《世說》:謝安看題,便各使國坐遍。《史記?刺客傳》:“夏無且以藥囊提荊軻。”
⑦趙次公曰:荊公定為“無人覺來往”,甚善。徐悱妻詩:“惟當夜枕知,過此無人覺。”梁簡文帝詩:“會是無人覺,何用早梅妝。”
⑧嵇康《絕交書》:“性複疏懶。”
王安石曰:老杜之“無人覺來往”,下得覺字大好:“瞑色赴春愁”,下得赴字大好。若下見字、起字,即是小兒言語。足見吟詩要一字兩字工夫。
無人覺,謂不見人跡來往。黃注泥上出郊向堂,謂人不知己之來往,其說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