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有客(1 / 1)

鶴注編在上元元年草堂作,下首同。舊以此章為《賓至》,下章為《有客》,詩題互錯。按此詩雲“有客過茅宇”,當依草堂本,彼此改正。《詩》:“有客有客。”

患氣經時久①,臨江卜宅新②。喧卑方避俗③,疏快頗宜人④。有客過茅宇⑤,呼兒正葛巾⑥。自鋤稀菜甲⑦,小摘為情親⑧。(此章見相親之意。上四卜居景況,下言客來情事。“趙訪注”菜經自鋤,其甲尚稀,未免小摘者,為情親故也。十字中,有數曲折。)

①王右軍《重熙帖》:“患氣懸情。”師氏曰:公嚐有肺疾。

②《哀江南賦》:“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左傳》:“非宅是卜,惟鄰是卜。”

③古詩:“喧卑厭俗居。”

④江總詩:“山豁自疏快。”宜人,見《毛詩》。

⑤王勃詩:“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

⑥《語林》:“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孔君平詣其家,呼兒出,為設果。庾信詩:“葛巾久乖角,菊徑簡經過。”⑦《說文》:“草木初生曰甲。”

⑧謝靈運《永嘉記》:“百卉正發時,聊以小摘供日。”謝莊詩:“惆悵憶情親。”

趙汸曰:此詩自一句順說至八句,不事對偶,而未嚐無對偶;不用故實,而自可為故實。散淡率真之態,偶爾成章,而厭世避喧,少求易足之意,自在言外,所以為不可及也。

王嗣奭曰:公於情親之人,當病氣已久,猶必正巾以接之,安有不冠而見嚴武者?此可作辯證之一證也。

陸時雍《詩鏡》雲:宋人尊杜為詩中之聖,字型句矱,莫敢輕擬,如“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特小小結作語。“不知西閣意,肯別定留人”,意更淺淺,而一時何推讚之甚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