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輿勝覽》:石欄橋,在綿穀縣北一裏,自城北至大安軍界管橋,欄閣共一萬五千三百一十六間,其著名者為石櫃閣、龍門閣。
季冬日已長,山晚半天赤。蜀道多早花①,江間饒奇石②。石櫃曾波上,臨虛蕩高壁③。清暉回群鷗④,暝色帶遠客⑤。(此段敘景。上四蜀道時景,下四閣道幕景。日初長,故晚猶赤。地氣暖,故早放花。
水光上映,則高壁影蕩,日落鷗還,則暝色侵客矣。《杜臆》:“清暉回群鷗”已奇,“暝色帶遠客”更雋。)
①何遜詩:“村梅落早花。”
②《水經注》:盛弘之謂:空泠峽有五六峰,參差互出,有奇石。《楚辭》:“谿穀嶄岩兮水曾波。”
③郭璞《江賦》:“迅蜼臨虛以騁巧。”《水經注》:“高壁緬然,與霄漢連接。”
④謝靈運詩:“山水含清暉。”
⑤又:“林壑斂暝色。”孫綽詩:“遠客興長謠。”
羈棲負幽意,感歎向絕跡①。信甘孱懦嬰,不獨凍餒迫②。優遊謝康樂③,放浪陶彭澤④。吾衰未自由⑤,謝爾性所適⑥。(此段述懷。羈棲絕跡,有負幽意,實以身弱,不能搜奇,非但迫於饑寒也。吾衰句,承孱懦。謝爾句,承陶謝。此章,亦上下八句。)
①陳子昂詩:“感歎情何一。”王康琚詩:“絕跡窮山裏。”
②陶潛詩,“凍餒固纏已。”
③《詩》:“優哉遊哉。”杜修可曰:謝玄封康樂公,孫靈運襲其封,與何長瑜等以文章賞會,共為山澤之遊。詩家稱康樂乃靈運,非玄也。
④《蘭亭記》:“放浪形骸之外。”陶潛為彭澤令,注見前。
⑤《古詩為焦仲卿妻》:“汝豈得自由。”“黃生注”陶謝二公,適性於山水,此皆能自由者。
⑥謝,猶言讓也。
古詩有五字皆平者,曹植詩“悲鳴夫何為”,杜詩“清暉回群鷗”是也。有五字皆仄者,應瑒詩“遠適萬裏道”,杜詩“窟壓萬丈內”是也。有七言皆平者,崔魯詩“梨花梅花參差開。”有七言皆仄者,杜詩“有客有客字子美。”但在古詩,可不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