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水會渡(1 / 1)

鶴曰:渡名,水會即前所謂合鳳溪也。

山行有常程①,中夜尚未安②。微月沒已久③,崖傾路何難④。大江動我前⑤,洶若溟渤寬⑥。篙師暗理楫⑦,歌笑輕波瀾⑧。(此從山行說向水渡。崖傾,在未渡以前。江動,在登舟之際。)

①《史記?夏禹紀》:“山行乘檋。”

②阮籍詩,“中夜不能寐。”

③傅玄詩:“微月出西方。”

④丘遲詩:“崖傾嶼難傍。”

⑤謝朓詩:“大江流日夜。”《寰宇記》:嘉陵江,去興州長舉縣南十裏。《水經注》:漢水又南入嘉陵道,而為嘉陵水。

⑥鮑照詩:“穿池類溟渤。”

⑦《吳都賦》:“篙工楫師,選自閩禺。”劉孝綽詩:“榜人夜理楫。”

⑧王融詩:“所知共歌笑。”劉楨詩:“從爾浮波瀾。”

霜濃木石滑①,風急手足寒②。入舟已千憂③,陟仍萬盤④。回眺積水外⑤,始知眾星幹⑥。遠遊令人瘦⑦,衰疾慚加餐⑧。(此又從渡水說到登岸。霜濃風急,冬夜所經。水外星幹,岸上回視也。曹孟德《碣石觀海》詩:“星漢粲爛,若出其裏。”此俯視水中之星。杜詩:“回眺積水外,始知眾星幹。”此仰觀水外之星。又陸放翁詩:“水浸一天星”,與“水外眾星幹”參看更明。此章兩段,各八句。)

①沈佺期詩:“霜濃候雁哀。”江淹文:“汨木石於深嶼。”

②吳均詩:“風急雁毛斷。”

③謝靈運詩:“入舟陽已微。”

④《詩》:“陟則在。”陸機詩:“仰陟高山盤。”

⑤夏侯湛《春可樂賦》:“登夷岡以回眺。”溫子升碑:“大地淪於積水。”

⑥古詩:“仰觀眾星列。”

⑦曹植詩:“遠遊欲何之。”

⑧謝靈運詩:“衰疾當在斯。”古詩:“努力加餐飯。”

周明輔曰:少陵入蜀紀行諸作,雄奇崛壯,蓋其辛苦中得之益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