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節 兩當縣吳十侍禦江上宅(1 / 2)

《方輿勝覽》以兩當為侍禦家居之地。朱注以兩當為侍禦貶謫之所。二說不同。今玩詩題及篇中故鄉句,當從地誌為正。《杜臆》雲:時侍禦尚在長沙,公過其空宅,思及往事而賦此。是也。“鶴注”《九域誌》:秦州,西南至成州二百六十裏。兩當縣,在鳳州城西。鳳州,亦西至成州二百七十裏。殆是公自秦西至同穀時,道經兩當,故作此侍。蓋乾元二年十月也。《圖經》雲:古老相傳,嘉陵江與朱沮水相會於縣界,故名兩當。又雲:東京、西蜀,至此各三十程,故名兩當。宋趙抃自成都被召還朝,宿廣鄉驛,有詩雲:“被召趨都景物疏,兩當中夜宿中途。”注引《圖經》雲:東京、西蜀,至此道裏均焉。驛在縣中。《舊唐書》:鳳州兩當縣,漢故道縣地,晉改兩當,取水名。《水經注》:兩當水,出陳倉縣之大散嶺,西南流入故道川,謂之故道水。“錢箋”吳十侍禦,名鬱,見後成都詩。

寒城朝煙淡①,山穀落葉赤②。陰風千裏來③,吹汝江上宅④。(首記江上宅。《杜臆》:此因主人不在,故寫其宅舍淒涼之況。朝煙淡,日將午矣。落葉赤,歲將晚矣。陰風吹宅,天氣漸寒矣)。

①謝朓詩:“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②《蕭望之傳》:“充滿山穀。”

③顏延之詩:“陰風振涼野。”

④謝脁詩:“蕭條江上來。”鶴曰:鳳州有嘉穀,即嘉陵江所出。“朱注”兩當縣,枕嘉陵江上。

鶤雞號枉渚①,日色傍阡陌②。借問持斧翁③,幾年長沙客④?哀哀失木狖⑤,矯矯避弓翮⑥。亦知故鄉樂,未敢思宿昔。(次記侍禦謫官之地。鶤雞,楚鳥。枉渚、長沙,皆楚地。失木避弓,比其竄跡流離。吳在長沙,亦知歸鄉為樂,但往事則不敢追憶矣。故鄉,指兩當。宿昔,起下文)。

①《楚辭》“鶤雞啁哳而悲鳴。”注:“鶤雞,似鶴,黃白色。”夏侯湛《江上泛歌》:“桂林蓊鬱兮,鶤雞揚音。”陸雲詩:“通波激枉渚。”《楚辭》:“朝發在渚,夕宿辰陽。”《太平禦覽》載《湘州記》雲:枉山,在郡東十七裏,谿口有小灣,謂之枉渚。

②何遜詩:“日色花中亂。”《漢書?成帝紀》:出入阡陌。

③申函光曰:稱禦史為持斧翁,亦新。《漢書?王折傳》:繡衣禦史暴勝之,使持斧逐捕盜賊。

④趙曰:長沙,即潭州,賈誼謫此地。

⑤《淮南子》:猿狖失木而擒於狐狸,非其處也。《異物誌》:狖,猿類,露鼻,尾長四五尺。

⑥庾肩吾詩:“騰猿疑矯箭,驚雁避虛弓。”劉刪詩:“矯翩避虞機。”

昔在鳳翔都①,共通金閨籍②。天子猶蒙塵,東郊暗長敦③。兵家忌間諜④,此輩常接跡⑤。台中領舉劾⑥,君必慎剖析⑦。(此記其在朝直節。當鳳翔用兵時,間諜事起,良民受誣,吳居言路,故力為理冤也。“趙注”詳味詩意,吳之滴遷,為辯論良民,以此取忤朝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