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節 寄嶽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1 / 3)

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鶴注”詩雲“隴外翻投跡”,當是乾元二年秦州作。《唐書?地理誌》:嶽州巴陵郡,屬江南西道。巴州清化郡,屬山南西道。《賈至傳》:坐小法,貶嶽州司馬。《嚴武傳》:坐房琯事,貶巴州刺史。《新書?肅宗紀》:九節度使潰,汝州刺史賈至奔於襄鄧,王道俊《博議》謂至貶嶽州,實因棄汝之故。吳縝《唐書糾謬》有辯甚明。“朱注”本傳謂坐小法,史文未詳耳。朱又雲:《房琯傳》:武貶巴州刺史,在乾元元年六月。《舊書》卻雲貶綿州。按巴州嚴武《光福寺楠木歌碑》題雲:衛尉少卿兼禦史嚴武。夫在巴州既有碑可證,則舊史言綿州者,非矣。且《武傳》既言貶綿州,而《房琯傳》又載乾元元年六月詔曰:武可巴州刺史。何其疏也。黃鶴雲武自巴遷綿,亦無據。

衡嶽啼猿裏①,巴州鳥道邊②。故人俱不利,謫宦兩悠然。開辟乾坤正③,榮枯雨露偏④。長沙才子遠⑤,釣瀨客星懸⑥。(首段,總挈大旨。衡嶽、巴州,敘地;敵人、謫宦,記事;長沙、釣瀨,切姓。“盧注”開辟、榮枯二句,乃全篇關鍵。此承謫宦而言。當乾坤反正之日,人各沾恩,特以質有榮枯,故受此雨露者偏異耳。語本微婉,舊注直雲歎不得蒙恩而見謫,未免語涉忽上矣)。

①謝靈運詩:“噭噭夜猿啼。”《宜都山川記》:峽中猿鳴至清,諸山穀傳其響,泠泠不絕。

②《南中誌》:鳥道四百裏。以其險絕,特上有飛鳥之道耳。

③《春秋元命苞》:“天地開辟。”

④“朱注”讀太白《巴陵贈賈舍人》詩“聖主恩深漢文帝,憐君不遣到長沙”,方悟此詩“榮枯雨露遍”之旨。曹植詩:“榮枯立可異。”

⑤《漢書》:賈誼以大中大夫,謫長沙王太傅。《西征賦》“賈生洛陽之才子”

⑥《後漢書》:嚴光,耕富春山中,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又曰:光武與嚴光共臥,太史奏客星犯帝座甚急。

憶昨趨行殿①,殷憂捧禦筵②。討胡愁李廣③,奉使待張騫④。無複雲台仗⑤,虛修水戰船⑥。蒼茫城七十⑦,流落劍三千⑧。畫角吹秦晉⑨,旄頭俯澗⑩。小儒輕董卓(11),有識笑苻堅(12)。浪作禽填海(13),那將血射天(14)。萬方思助順(15),一鼓氣無前(16)。陰散陳倉北(17),晴曛太白巔(18)。亂麻屍積衛(19),破竹勢臨燕(20)。法駕還雙闕(21),王師下八川(22)。此時沾奉引(23),佳氣拂周旋(24)。貔虎開金甲(25),麒麟受玉鞭(26)。侍臣諳入仗,廄馬解登仙(27)。花動朱樓雪(28),城凝碧樹煙(29)。衣冠心慘愴(30),故老淚潺湲(31)。哭廟悲風急(32),朝正霽景鮮(33)。月分梁漢米(34),春給水衡錢(35)。內蕊繁於纈(36),宮莎軟勝綿(37)。恩榮同拜手,出入最隨肩(38)。晚著華堂醉(39),寒重繡被眠(40)。轡齊兼秉燭(41),書枉滿懷箋(42)。(此言天寶之末,目擊亂離,收京以後,同為近侍,所謂“開辟乾坤正”也。趨行殿,詣鳳翔也。捧禦筵,謁肅宗也。愁李廣,哥舒敗績。待張騫,征兵回紇。無台仗,明皇出奔。虛戰船,西京失守。城七十,河北皆陷。劍三千,軍士潰散。吹秦晉,鼓角震於西方。俯澗瀍,昂星下照東都。董卓、苻堅,指安史。填海射天,惡其不自量而敢於犯上也。此上言安史之亂。助順無前,言眾心所向,陳倉、太白,鑾輿漸近長安。陰散晴薰,太平先有氣象矣。屍積衛,慶緒方敗。勢臨燕,範陽可取。還雙厥,天子回京。下八川,關中盡複。此上言還京之事。奉引,公為扈從。佳氣,喜見舊都。貔虎,指武將。麒麟,指禦馬。入仗,朝儀複備。登仙,舞馬仍歸。花雪城煙,初春景色。衣冠指臣,故老指民。天子哭廟,悲往事也。百官朝正,慶維新也。此上言回京後景事。分米給錢,朝官之俸。內蕊宮莎,禁庭之物。拜手隨肩,並為近臣。晚醉寒眠,與共晨夕。轡齊書在,往來交密也。此上言同朝時情事)。

①《前漢書》應劭注:舊典,天子行幸所止,必先遣靜室,令先按行,清靜殿中。王洙曰:天子行幸所止,曰行殿。

②杜審言詩:“帝子王臣捧禦筵。”

③《李廣傳》:廣擊匈奴,胡騎得廣,置兩馬間,絡而盛之。此與祿山生擒哥舒相似。

④張騫使西域,注別見。

⑤《哀江南賦》:“非無北闕之兵,猶有雲台之仗。”

⑥《西京雜記》:武帝作昆明池以習水戰,中有戈船、樓船數百艘。《秋興》詩:“武帝旌旗在眼中。”借漢言唐,知明皇亦有水戰船矣。

⑦庾信詩:“蒼茫風聲慘。”《杜臆》:城七十,借用燕破齊七十餘城事。祿山擁燕地,其所陷河北二十餘郡,多屬齊地。

⑧阮瑀詩:“流落恒苦心。”《越絕書》:闔閭葬虎丘,有扁諸之劍三千。《莊子》:趙文王喜劍,劍客來者三千餘人。

⑨陳周弘讓詩:“風高噴畫角,雲上舞飛梯。”

⑩《前漢書》:“昴為旄頭,妖星也。”澗瀍二水,在東都。《水經注》:澗水,出新安縣南白石山,東南入於洛。瀍水,出河南穀城縣北山,東過偃師縣,入於洛。

(11)《漢書》:夏侯勝章句小儒。《袁紹傳》:董卓按劍叱紹曰:“豎子敢然!”紹勃然曰:“天下健者。豈憔董公!”橫刀長揖徑出,懸節於上東門。而奔冀州。《鄭太傳》:袁本初,公卿子弟,生長京師。

(12)幹寶《晉記》:“有識尤之。”王洙曰:苻堅違眾伐晉,遂至破敗。撫畜鮮卑,苻融諫之,不聽,後為鮮卑所敗。《東晉紀》:慕容衝攻秦王堅,堅出奔五將山。後秦王姚萇,遣人縊堅於新平佛寺。

(13)《山海經》:赤帝女溺死東海,化為鳥,名精衛,取西山木石填海。

(14)《商本紀》:“帝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史記》:宋王偃,盛血以革囊,懸而射之,命曰射天。

(15)《書》:“谘爾萬方有眾。”魏崔琰曰:“民望助順。”

(16)《左傳》:“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

(17)《唐書》:鳳翔府寶雞縣,本陳倉,至德二載更名。

(18)鳳翔郿縣有太白山。

(19)《史記》:“死人如亂麻。”《何氏語林》:祖元珍曰:“悲彭城屍積石梁亭。”乾元元年,郭子儀引兵濟河,東至獲嘉,破安太清。太清走保衛州,子儀進圍之。慶緒悉舉鄴中之眾七萬,救衛州。子儀偽退,賊逐之,至疊垣之下,伏兵起,射之,賊還走。子儀複引兵逐之,慶緒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