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講話結束後,李鵬興致勃勃地來到上遊合攏現場,會見了三峽工程參建單位代表並同大家合影留念。

隨後,李鵬等考察了正在進行調試的永久船閘、已經全線封頂的二期大壩和正在緊張進行機組安裝的發電廠房。

鄒家華也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郭樹言主持了截流儀式。

參加截流合攏儀式的有關方麵負責人有:曾培炎、李榮融、項懷誠、楊振懷、姚振炎、馬凱、柴鬆嶽、張春賢、孫文盛、蒲海清、李永安和湖北省、重慶市負責人俞正聲、羅清泉、黃鎮東、王鴻舉等。

三峽工程機組並網發電

1995年4月18日,三峽大壩左岸電站一期工程破土動工。

2002年3月,三峽工程首台發電機組轉輪吊裝成功,為2003年實現首批機組發電創造了條件。

2003年7月10日,三峽工程第一台發電機組2號機組提前20天實現並網發電。

6月24日晚,伴隨三峽工程2號發電機組與華中電網並網調試成功,首度“三峽電”悄然誕生,彙入電網星河。

被馴服的長江,洶湧的水流化作巨大水能,推動水輪機飛速轉動,轉子在水輪機帶動下快速運轉,電能在定子與轉子之間慢慢凝聚。

兩個大紅“喜”字貼在二號發電機組的機罩外殼上,站在機蓋上,能夠感受腳底機組“脈搏”的有力跳動。

晚間22時40分,三峽電站中央控製室監控儀器顯示:

三峽二號發電機三相電壓與500千伏GIS係統相同,“8102”開關被打開,三峽首度電通過GIS一段母線與50萬伏GIS係統相通,三峽工程首台發電機組與華中網並網調試成功。

三峽左岸電站2號機組,是三峽工程即將發電的首批4台機組之一,額定功率為70萬千瓦,在庫區水位達到175米時才能滿負荷運行,今天運行功率為50萬千瓦。

在並網之前,2號機組當日進行了發電機升流試驗、主變壓器接地試驗、升壓試驗、模擬並網試驗。

6月25,三峽工程2號機組進行甩負荷試驗。7月初開始72小時連續帶負荷試運行,隨後正式並網發電。

2003年11月,三峽工程1號機組並網發電。

當時,三峽工程首批發電的6台機組全部投產,創造出一年內裝機420萬千瓦、連續投產6台70萬千瓦的水電安裝和投產世界紀錄。

2004年7月,三峽左岸電站11號發電機組並網發電。這台機組總重量在4900噸左右,是世界上已投產的水輪發電機組中重量最重的機組。

2004年8月,三峽左岸電站8號機組並網發電。至此,三峽工程已有10台機組投產發電,投產總裝機容量達700萬千瓦,實際裝機容量已位居世界發電廠第三位,發電能力位居全國第一。

2004年12月,三峽工程地下電站主體工程首次進行公開招標。地下電站將安裝6台7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全部建成投產後,三峽工程的總裝機將由原來設計的26台增加到32台,裝機容量由1820萬千瓦增加到2240萬千瓦。

2004年12月,三峽電力外送的第三條通道三峽至上海500千伏直流輸變電工程在湖北宜都市正式開工。工程將穿過湖北、安徽、江蘇、浙江4省,跨越長江、漢江,從三峽電廠直抵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