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可以暫時歇息,但軍人卻不能,千山基地一切百廢待興,各種物資都匱乏,糧食方麵暫時還有一個月出頭的,衣物與棉被卻不夠。還有保暖措施也要做,再加上原本這個基地已廢棄了好幾年,一切設施都被帶走。
也就兵營區的有整個團的高低床,隻能住上一千部隊,治下百姓卻不夠。所以其它的物資可以暫時放放,床卻不能再等了。
兵營裏有食堂火灶,團長叫夥頭兵整治了一頓足足的飯菜讓士兵吃了,保暖衣物又給發足了,派他們去千山腳下鄰近的村縣收集物資,糧食衣物可以暫時放著,主要去收集床。
一千兩百來個士兵,團長派一營二營的營長領軍出去收集物資,剩下的士兵就駐紮在基地,維持基地內的運轉。又發動群眾有力出力,打掃基地內各個區域,以備士兵帶物資回來存放。老人孩子就暫時占據在兵營區,又讓夥頭兵不停的燒熱水薑湯,讓大家夥排著隊領著喝,又洗了個熱騰騰的熱水澡祛寒。又安排老院長帶著醫院的醫生去給群眾做體檢。
群眾這邊安排妥當了,才去控製室那邊,往首都方向彙報消息。那頭得到這邊暫時安頓下來,又得知群眾人數以及種種困難,說兩天後會調集直升飛機運送一批物資過來支援他們建設基地。
團長本以為是暫時安頓在千山基地,等首都那邊忙完了應該會來接他們過去,得了這消息後怎麼就感覺好像有讓他們一直駐紮在這裏的意思。
首都基地那邊說各個安全區域都滿員了,現在接納不了這麼多群眾,其它沒提前到達目的地點的群眾,也都由各個負責護送的軍部團長就近安頓。說國家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老百姓,但現在安頓有困難,先他們部隊與各公社領導暫時負責。政府會時刻關注他們的消息,並會積極為他們建設基地支援物資,解決困難。
團長頭皮都快抓禿了,他就是個軍人,除了當兵打仗訓練隊伍,民生這方麵他完全搞不懂呀!這麼些老百姓,吃的喝的用的,怎麼管理?
沒關係就把原公社大大小小的領導叫過來開會,商量著內部由公社領導管理,反正沒災之前他們也管理慣了,應該不成什麼問題。部隊這邊主要就維持治安以及外出收集物資,畢竟國家壓力也大,物資方麵雖然會支援,但全部負擔肯定負擔不起。最後還是得自力更生。
一萬多號老百姓,壯勞力占了大半,兩個小時就把基地內全部清理幹淨了,通風管道有些地方老化了,群眾裏有各種手藝人,跟上麵彙報了之後,就征集了去修繕。
趙保國跟著部隊天天出外收集物資,冰天雪地的不好走,牛馬騾子等畜牧腳也凍壞了無法當做腳力,一切都得靠人力往基地內搬運。
人多思想就多,山下到山腰路途陡峭,但上了大路後,雖然冰層既厚又滑。但商量著想出了輕鬆些的辦法,匆匆進了縣城裏,拆了好幾塊廠子的大門,又把它們焊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將找出來的床捆上去,用鐵索著拉著在大路走,路滑了人容易摔跤,但這樣卻又方便拉送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