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上學的一天(1 / 2)

等大食堂吃完了,誰家想吃肉,就隻能緊著自家分的肉省著吃的,要一頓吃光了,誰知道下頓肉是什麼時候呢?

趙二牛天兒天兒跟著張老二這跑那跑的,也不知在忙活些啥。反正除了吃飯睡覺,很少見他著家的,要麼是在地頭忙活,要麼就是跟著張老二出去了。

趙保國也開始忙著上學了,天兒天兒七點鍾就起了,等著吃了早飯再到張家,再到趙家,跟著幾個兄弟姐妹們一起去上學。整個公社就一個小學,離村裏很近,走路不過十幾分鍾的路程。基本七點四十左右就能到了,八點鍾準時開課。

學校也不止太平村的孩子們,也就趙家跟張家,甭管男孩女孩通通給上學。其它人家的孩子基本是不給上學的,當然也有有遠眼的人家,認為有知識是有前途的,咬咬牙也能拿出學費給孩子上學,指望著以後躍出農門,進城當工人或公務員。但這種人家畢竟是少,畢竟學費也不便宜,一塊錢也不是個小數目了。就算一家子緊著孩子上學,那頂多一兩個,還是男孩,女孩少有上學的。

離得學校遠的,每天都要走上三四個小時才能到,下學了還得走上三四個小時才回。趙保國想想就覺著慶幸,要是他們沒搬出來,他爸肯定還是得想法子讓他上學的,到時候他不得天天跟那些孩子們一樣?淩晨就得起來,收拾了就得出門,三更半夜才能到家?這日子想想就覺得絕望。

要說自己還是吃不了苦頭,看看人家那求知若渴的姿態,那毅力,一般人是真比不了,以後肯定能有出息。

一課堂也就四十分鍾,趙保國無聊極了,張著嘴跟老師學那奇怪的普通話,心說這普通話要說出去,能有幾人聽得懂呀?就張嘴光做口形了,反正老師也聽不著嗎。等老師教了幾遍他們這些一年級的小朋友,又挨個問了讓讀,覺著都會了。就讓他們自己對著用黑漆塗成黑板自己念。

“啊”“嗚”“呃”一時間屋裏奇怪的拚音此起伏起了。

學校加上校長才兩個老師,一個是陳大芳趙保國他二嬸兒,專教語文跟音樂和思想品德。另一個就是校長,姓鄭,是公社指派下來的,專教數學。小學跟後世不太一樣,沒有那麼多課程,除了語文音樂數學還有一個勞動課,就是做做手工,或組織了去田地裏撥草幹活兒。

五個年級加起來的學生還不到五十個人,學校也隻是三間泥瓦房,是村裏去世的孤寡老人留下的房子。等公社的小學指標給了生產隊後,張老二就跟村長村支書等商量了把這屋子修了修,給做了學校。一間小的做兩個老師的辦公室,另外兩間就當教室了。

上語文課時就用左邊那間,上數學課時就用右邊那間。

甭管是幾年級的學生,都在同一間教室學習,隻是按年級的不同坐著,桌子板凳是不夠所有學生們用的。所以基本都是自家做了拿學校來使的。陳大芳先是教了一年級的學拚音,就讓其它年級的自己複習功課,等一年級的教好了讓他們自己讀念寫。再接著去教二年級的學生,就這樣排下去,四十分鍾過後兩年級就輪了一遍。還能再重頭教一遍鞏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