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收紅薯(1 / 2)

第二天照樣是個晴天,太陽曬得人暖洋洋的,隻是溫度不見多高,玉米棒子要光憑太陽曬了,估摸著得曬好幾天,就讓幾個年紀大的老人在曬場看玉米,其它人照樣下地,這紅薯也該收了。

先是按著壟子給分了,一人一壟子這樣收,女人在前麵兒用刀子把紅薯藤給割了,再把藤從壟子上撥下來堆一邊,露出個根在上頭,這就是一窩子紅薯了。

男人就拿著鋤頭就著根挖,一挖下去,少的七八個,多的十來幾,一串一串的圓疙瘩,有大有小的就出來了,大部分皮兒都是紫中帶著紅的,這種紅薯裏麵的肉是白的,吃起來比較香甜,一般都是種來當口糧的。

還有一種紅薯皮兒是淡橙黃色的,這種裏頭肉的顏色也跟皮兒一樣,水分特別多而且吃起來不怎麼甜,不太好吃,一般情況下人都不吃它,種了多是用來喂畜牲的。

隊裏的紅薯種來都是當口糧的,自然種的是紫皮兒紅薯了,紅薯要儲存比較費勁兒,品相要好,皮兒還不能破,這一皮了周圍一堆就能全壞了。

所以這挖紅薯也是個技術活兒,張老二作為生產隊隊長,哪些是幹活兒的老手,哪些幹活兒又不大利索的,他都清清楚楚的很。幹得好的就讓去挖紅薯,其它的要麼安排去割藤兒,要麼就去撿紅薯,等撿滿了又有專門的運輸的往村裏挑。

左福生在前頭割藤,趙二牛跟在她後麵兒挖,挖得紅薯露出來,土也鬆軟了,就不用管了再繼續往前挖另一窩。

趙保國就蹲在壟子上,把紅薯從土裏撿出來,再用刀把上頭的老根給剪了,紅薯表皮上沾的那些個泥塊,也盡量給扒幹淨,免得放到筐裏占了空間。有那種小孩子拳頭大小的紅薯,品相又不好,個頭又特別小的,一般都不挑這種儲存,孩子們嘴饞了,就把泥給扒扒淨,再用袖管兒胡亂擦擦,直接就啃上了。

趙保國也隨大溜的這麼幹了,吃著還不錯,就是覺著沒啥水分,甜倒是還有點兒味兒的。

今兒個吃的是隊裏大食堂,趙翠花掌的勺,還有幾個年紀差不多的大娘們打下手,畢竟秋收累得人,就算沒啥好吃的,也得讓辦法盡量讓人吃飽了,不然沒力氣可咋整?

整了那種小麥麵兒跟玉米茬子混著的窩頭,小麥麵兒是張老二從山穀子裏拿出來水稻,給尋摸了從隔壁縣的兵團給換的,換的是那種發了的小麥,磨出的麵發著青黑,吃起來還挺粘呀,人家部隊吃住全包,按季發衣裳生活用具,這工資還能全寄回家。

肚子是不愁餓的,但都缺糧食肯定是細糧吃不上幾口,這吃不上的可不就想了嗎?張老二就尋摸過去換了,整了一百斤水稻,給換了三百五十斤發了芽的小麥,再用磨給磨成麵兒,也有三百斤,這幾天正好給大家夥兒補補,至於要把肚子給弄飽了,至於好不好吃,誰講究這個。

蒸了窩頭,直接就用籮筐裝了擱大食堂裏頭,等幹活兒的人回來了,手也不洗的直接就去拿,左手一個右手一個,嘴上還不忘再叼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