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糧食就是命根子!張老二下的決定讓大家夥兒能活過旱災,能不讓人感激嗎?感激呀!就直接表現在對老張家人的熱情客氣上了!連著趙家人都受了惠,這個大娘喊過去喝水,那個大爺喊過去說話啥的。
再怎麼客氣感激,也不能耽擱了秋收,先收的是玉米,畢竟這是要交公的。但玉米種得少,隻要收完了就能收自家能分到手的紅薯,所以熱情也很高漲,想著趕緊收了去收紅薯。
足足兩百畝地,基本上全村人都出動了,雖說六十歲以上老人,七歲以下孩子都不用出工,但人家自願出工,也不能攔著不讓呀!
村裏就幾個七八十歲往上的老人,實在是幹不動了的沒來,和一些連路都不會走的小娃子擱屋裏呆著,其它能動的基本上全來了。
三百多號人口,就兩百畝玉米地,全收回來時連天都沒黑呢,太陽還掛在西邊兒沒落下去呢!這效率那叫一個高!連皮帶芯的有三千多斤,等除了皮和芯子估摸著兩千斤還是有的,合著一畝也算有個十斤差不多了。
因著玉米是要交公糧的,就這麼點糧估摸著也沒法留著給村裏人分,畢竟城裏人都餓著呢,紅薯當飯吃是燒心又不好吃,但它產量大呀!
也不是沒想過也要收公糧的,但沒法子,雖然它難吃,但儲藏起來太嬌氣,稍破了點兒皮再放上兩天,整個就能壞了,還連帶著堆旁邊兒的也能一起壞了,時間再一長,一堆能全壞給你看!
運輸途中又免不了會磕磕碰碰的,破皮更是長有的事兒,再給四麵八方的送,送到了能吃的沒幾個!這不就浪費了嗎?合著鄉下人吃不上,城裏也吃不上,等於白種!
所以上頭也就不收紅薯,隻收其它的主糧,因著紅薯不收,所以村裏人基本就是吃紅薯的,因為其它的主糧大部分都是要交上交的,這幾年旱著,常常完不成上麵下達的任務,所以除了紅薯,其它的糧食基本就見不著了。
玉米是要往上收的,但好吃誰不知道呀?但隊裏又不許藏著,咋辦呢嘴饞?要麼說鄉下也沒有笨人呢!
這收玉米吧,總得差不多都熟的了,但都熟了也不代表著個頂個的一起全熟了!每畝玉米地裏總有那麼些零散幾個玉米棒子還嫩著呢!
大家夥兒遇著這樣嫩嫩的玉米棒子,能不趕緊的扒了皮往嘴裏塞嗎?吃了一嘴的玉米漿子也不管,就趕緊的掰,等混了個肚子飽了,再遇著就不吃了,撿了另放著,回頭隊長等收了按人頭分配的。
張老二就睜一眼閉一眼,這種事兒總是杜絕不了,又是鄉裏鄉親的,唬著臉又沒啥用,又何必去討這個嫌呢?隻要不私下藏著,光地裏頭喂喂嘴,也沒多大事兒!畢竟這些個嫩的玉米棒子能有多少個?再者說了嫩的也交不了公,畢竟沒法兒放。
孩子們一進地頭,不跟大人們似的挑嫩玉米吃,隻瞅著哪根玉米杆子細,用腳給踩斷了,再拿起來扒了外麵兒皮,中間那一節一節的青黃青黃的杆,有股甜絲絲味道,最是受歡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