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這個孩子算二十兩(1 / 2)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中秋節剛過,直前街兩側還掛著花燈彩紙。街上吆喝叫賣聲不絕於耳,好生熱鬧。

一輛樸素的馬車在人群中緩緩前進,車架上的馬夫一邊驅趕著馬兒,一邊大聲的叫道“讓一讓,讓一讓啊!”

車子不大,裏麵卻擠滿了十幾個孩子,都是五六歲左右的男孩,穿著土色的麻布短衣。

窄小的車窗探出一個孩子腦袋。一頭長短不齊的亂發,脖子上用紅繩子掛著一顆藏綠色的石頭,一雙烏黑的眼睛四處轉望。似乎想看看,這熱鬧的大街到底長什麼樣子。

車子過了前直街右轉,走了大概半個時辰,停在一座府邸門前。門前左右坐落著兩隻威武的石獅子,旁邊插著兩根高高的木杆彩旗,旗幟上各繡著兩個金邊大字,分別是“雲隱”“李氏”。

李府門前的青衣小廝看了一下馬車,與車夫說了兩句話,車夫塞了一小塊碎銀子過去。小廝就笑嗬嗬的順著一邊的小門進去了,馬夫趕緊拉著馬車跟了進去。

進了門左拐

就是一整片廣場,旁邊堆放著各種大小的石鎖,盡頭還樹立著一排的木耙,這應該是李府的演武場。

廣場中間擺著一張桌子,坐著三個人。中間年輕的在寫字記錄,旁邊兩個老人各自在在身前的小孩子身上摸來摸去。後麵已經停著四輛馬車。

馬夫小跑上前,對著三人彎腰作揖,“七爺,尋爺,雲哥,今兒是你們三位啊”說著就向三人各自塞了一塊銀子。

李七,李尋收了銀子就繼續摸著身前的小孩,沒有搭理他,中間的李雲對他點了點頭,說道“把車子拉後麵去,排好隊。”

十幾個小男孩跟在馬夫後麵,都沒敢出聲,靜靜的看著前麵三四十個差不多年紀的小孩一個個排著隊給兩個老頭摸骨。

幾個大人沒有說話,全場靜悄悄的,隻有李雲偶爾磨墨的聲音莎莎作響。半個時辰就過去了。

高高瘦瘦的李七在那個掛著石頭的小孩身上摸來摸去,轉過臉對李雲說道“這個孩子算二十兩”。馬夫舔著臉對李七說道“多謝七爺,多謝七爺。”

李七從桌上的竹籃中隨手抓了一塊木牌掛在小孩脖子上,對他說道“你以後就叫李易,上麵有你的名字,知道嗎?”

“知道了”李易回道,李七心道,這孩子不錯,別的小孩都是點個頭或是嗯的一聲,沒有幾個敢說話的。

李易站在桌子後麵,盤玩著剛剛發給他的木牌,上麵有兩個字,不過他一個都不認識,想來是“李易”兩個字。這以後就是他的名字了,

李易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從小就跟一個老乞丐一起乞討過活,前年老乞丐死了,他就在其他乞丐的幫助下把他埋在了小樹林裏麵,然後自己一個人乞討過活。半年前的冬天,雪下的很大,街上沒有什麼人了,討不到東西。他把以前老乞丐埋在小樹林的一些銅錢挖出來花掉了。銅錢花完的時候他以為自己也要餓死了。

那個叫馬叔的馬夫把窩在牆角的他強拉上了馬車,告訴他,要帶他回家,以後就天天有吃的。

他力氣沒有馬叔大,也想要吃的,就跟著他回家了。

馬叔沒有食言,他跟著馬叔家裏的七八個小孩,編草鞋草席,每天都有吃的,這半年他從來就沒有在餓過,不像以前,討不到東西就要挨餓。

這半年來馬叔陸陸續續又帶了十幾個小孩回家,一起編草鞋草席。他以為他會在馬叔家裏編一輩子草鞋。這其實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