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趙氏孤兒(2 / 2)

趙浮生果然如白禹龍所料,昨夜便已早早出城,而他所逃亡的方向,是唯一能夠與秦國抗衡的國家,齊國。

秦國習武,齊國修身。這是這片大路上眾人皆知的事情,齊國不僅擁有著最為廣袤的疆土,更有著三個讓整個大陸的人都折服的宗門。

佛宗、道宗、魔宗。

這三個個宗門雖然不受齊國王庭的限製與調度,但卻都潛意識的保護著齊國,一個江湖一個廟堂,頗有些唇亡齒寒的意味。沒了三大宗門,齊國難以抗衡秦王旗下的三個戰力達到七品武夫的大將軍以及一百六十萬的秦軍!

然而就算三大宗門超然世外,但若沒了齊國,三個宗門也很難再安穩傳道,積德攢功。如此之下,雙方在微妙之處尋得了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

趙浮生並沒有打算與齊國朝廷取得聯係,那些在廟堂中侵染的老狐狸一個比一個精,他們謀天下、謀國家,但肯定不會把一個亡國太子放在眼中。所以趙浮生隻能去投奔那三大宗門,找個無人侵擾的地方,將自家家傳的八部天龍訣修煉至巔峰,然後再謀求複仇。

趙浮生晝夜趕路,快馬加鞭,足足三日才來到齊國邊境之外。此時正是時局動蕩的節骨眼,一切入城的人員都要嚴格排查,一切疑似秦國士兵的人員全部不允許進城!

“姓名”城門排查官兵看了眼趙浮生,問道。

“趙天。”趙浮生淡淡答道,外界隻知道趙國太子叫趙浮生,卻不知道還有個乳名叫趙天。

“哪國人?”士兵再次問道。

“趙國”

“走吧。”士兵意外的沒有再為難趙浮生,而是很鬆懈的放了趙浮生入城,這樣簡單的詢問在這種邊陲重鎮是很不合乎情理的。

趙浮生雖然頗多疑慮,但也不好開口詢問,隻得牽馬前行,身後傳來那個守城隊長的歎息聲音:“這可能是最後一個姓趙的趙國人了。”

在趙浮生入花穀的那段時間,白禹龍將所有趙國姓趙之人全部滅殺,手段殘忍至極,後世史書上記載此次事件為“趙姓慘案”!

作為當之無愧的趙氏孤兒,趙浮生身上所剩盤纏已經不多,在城內找了個普通酒肆,點了一些毛菜,要了一壺齊國遠近聞名的竹葉青,在等著上菜的時候,店內進來一個身著道袍,頭戴發束的道士,身邊還跟著個衣著襤褸的小孩兒,一雙黑溜溜的眼珠子甚是明亮。

趙浮生也未多想,齊國是道宗的大本營,道士是很常見的,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奇怪的在於那個孩子為何會如此狼狽。

雖然有些好奇,但趙浮生卻沒有上前詢問,這世間的怪事兒、奇事兒很多,人人都有不同,沒必要去挨個問個清楚,自己不也背著天大的故事麼?

自嘲一笑後,一仰頭,一大口辛辣竹葉青被他倒入口中。

菜上來後,趙浮生草草解決,便牽馬上路,多耽擱一刻,就是仇人多活一刻,這筆賬在趙浮生看來,怎麼算怎麼虧,所以他繼續馬不停蹄的前往道宗。

此城距離武當山還有足足八百裏,就算趙浮生日夜兼程,速度再快也要七八天才能到達,所以這一路上可謂見了太多三大宗門的弟子,也體會到了齊國宗教之盛,可與趙國未亡之時的讀書之盛相比擬。

武當山是道教名山,也是道教聖地,趙浮生未到此處之前並不知道這宗教之勢到底如何,但當看到那巨大山門的時候,的確被震撼到了。

高聳入雲的武當腳下,一塊高達三十丈的巨大石頭上,蒼勁有力的刻著四個大字,道法自然!

此時正值武當山每年選取新弟子的時節,很多家裏都把孩子送到此處,希望能夠與武當山扯上點關係,到時候不僅能夠有個不錯的前程,更能夠讓自家孩子吃飽穿暖。

“好巧啊”一個年到時拉著一個衣著襤褸的小孩兒站到了趙浮生的麵前,指了指那巨大的“道法自然”石碑說道:“別看了,這玩意不值錢,要不早就丟了。”

趙浮生一愣,並未接話。

“你這一來不要緊,殿內的那些師祖們可要不淡定了,偌大的趙國氣運,這武當上如何承受得住。”年輕道士也不在意趙浮生的沉默,而是自言自語的說了些讓趙浮生瞬間緊繃的話。

趙浮生也不隱瞞,摸了摸那小孩兒的頭發,也不管他直勾勾的瞪了自己一眼,淡然道:“這孩子想必也姓趙吧?”

年輕道士不置可否。

趙氏孤兒,趙氏孤兒,若是兩個趙氏孤兒,還算得上孤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