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有一次,裝管道工人把電纜橋架搞壞了,張金燦通知有關部門修複。事情過去了一個月,也沒見人來修。
張金燦對他們說:不幹,我可扣獎金了。因為,發獎金要經他簽字的。果然,第二天,就有人來把它修好了。
還有—次,驗收某管道,用伽馬射線檢查,焊縫不合格,按規定張金燦扣了施工班組的獎金。當時反應很強烈,不少人來向他求情。
張金燦說,不行,堅決得扣。就這樣,扣了幾次,大家的質量意識就樹立起來了。他說:“我們這是搞核電站,要替子孫後代負責啊。”
凝結器安裝的質量要求就很高。因為,凝結器的鈦管有幾萬根,一根管子10幾米長,幾個人托著朝裏裝。管徑與孔壁相差又很小,還不許劃傷。
有位負責安裝的老師傅性子急,幾根管子一齊朝孔裏裝,這不行。劃破了怎麼辦?
於是,質保部門前來勸阻他,可他還是不聽。最後,公司領導把他調離了秦山核電工地。
負責電氣質檢的劉家俊工程師對電氣施工質量的要求很嚴格。
有一次,他發現電纜排列不整齊,堅持要施工部門理齊擺正,他不顧自己50多歲了,還親自鑽到電纜橋架下檢查。
他說:這樣的工程,不這樣要求怎麼能行。比如吧,有些預理電纜上麵要澆鋪水泥,如果有隱患,不及時檢查出,一澆上水泥,那就糟了。所以,一旦我們發現哪裏有問題,哪怕夜裏加班加點,也得改。
1987年春節前兩天,即陰曆臘月二十八日,浙江火電建設公司經理王仲炎,找到已從工地回杭準備過年的秦山工地副主任,要他立即組織一部分人員,親自帶隊返回秦山工地,返修循環水管。
原來,黃祖榮他們在安裝循環水管時,是按常規電廠的要求施工的。就在一天前,秦山核電公司質檢處發現了隱患,要按照國家核安級要求施工。因為海水容易腐蝕,所以還要把循環水管的焊縫再燒一道焊層。
水管返工,這個事情本身並不棘手,棘手的是歲末年關,工人已回家過年,誰還有心思返回工地去幹活呢?
當時,黃祖榮對王仲炎說:“這總是過年後的事了吧?”王仲炎搖搖頭說:“不,我也知道現在找你太不近人情。為下這個決心,我也躊躇了好久。沒辦法,常規島安裝是有嚴格工期的。”
黃祖榮聽經理這麼要求,他也開始急起來,他說:“有幾個電焊工,已回蕭山家裏過年去了!”
王仲炎也急了,他提高嗓門說:“回蕭山過年了,也去把他們給我叫回來!難道你不明白,秦山核電廠的施工,是我們公司質量上一個台階的一麵鏡子嗎?”
聽到這裏,黃祖榮也不好再說什麼了。於是,他親自帶頭,立即組織了質檢處呂林根、鉗工李國強、焊工來曉鵲、許尚華、朱建國、於建明、張錦明等工人,公司又專門放一部大客車,把他們從杭州趕回秦山工地。
寒風嗖嗖的,他們一個個爬進冰冷的鐵管,燎起電焊。盡管如此,工人們的屁股後還要擱隻電風扇吹著,把燒焊的煙送出管外。否則,人受不了。
就這樣,大家把置辦年貨、添新衣新襪的事都丟到腦後了。他們燒完一道縫又一道縫,一口氣幹到了除夕夜。幹完後,大客車又把他們一個個送回杭州過年。黃祖榮他們個個又髒又累,但一想到能過一個安穩年,他們心也就踏實了。
安裝開壓站GIS設備,是由高壓班長潘國良隊完成的。GIS的全套設備都由日本進口的,沒有一隻備品。當時,潘國良帶了7個技工、4個學徒工,突擊施工。
負責指導安裝的,是一位日本技師,叫板口敏野。這個日本人很負責的,自尊心也很強。
有一次,潘國良他們做設備的耐壓試驗,可壓力就是上不去。負責電氣安裝的高級工程師呂子興和班長潘國良都懷疑:“會不會是設備的原因?”
板日敏野聽了很不高興,他的臉立即沉下來,說:“不可能!我們的產品絕對可信!”
呂子興工程師堅持他的判斷,說:“肯定是設備的原因!”於是,大家打開設備檢查,一看,果然裏麵一隻螺栓鬆了。
板口敏野當即就“唔”了一聲,不再說什麼。
板口向來認為,中國工人幹活鬆懈,不負責任。可是,自從他到秦山工地,看到一起幹活的潘國良帶著一班生龍活虎的小夥子,那股幹勁,他逐漸心服了。
比如,潘國良他們鑽進母線筒清洗、接線,額上的汗珠像黃豆般大一粒粒滾下,工作服都濕透了。
當時,板口敏野用溫度計在工作現場一量:42度!他咋昨舌,不由得蹺起大拇指說:“你們真厲害!中國人能幹!”
平時,板口敏野常對潘國良他們說:“我對你們要求嚴格,也是沒辦法。我跟你們每個人的角色是一樣的。我出來,也有擔子。出個事故的話,我的老板就會辭退我。”
在施工過程中,板口敏野常常反複交待,設備裏頭哪怕一根頭發絲掉下去,都要破壞絕緣,要做到絕對的清潔。
在一次清理時,潘國良他們有個工人懷疑設備裏麵跌入了一個小紙屑。當時,設備已經封固,螺栓已全部擰緊。板口敏野聽了那青年工人的懷疑,果斷地說:“打開,重新檢查!有也好,沒也好,再檢查一遍!”
大家都表示同意。重新打開設備後,潘國良把吸塵器的吸管接長,仔仔細細地掃過設備的角角落落,檢查花費了很大力氣,不過,並沒有發現什麼小紙屑。
事後,板口敏野很高興地對潘國良他們說:“你們能向我說出你們的懷疑,這太好了!你們有責任心!”
經過這樣的磨合,日本的3位技師,即板口敏野、千葉隆、廉野一橫後來同潘國良他們相處得很融洽,大家相互都很尊重。
臨回國前,千葉隆對潘國良說:
來中國前,聽說中國人是很愛扯皮的。來到這裏,聽說你是這裏電氣安裝的負責人,就以為你一定是個很會扯皮的人。相處到現在,才知道你幹活很賣力,責任心很強。
四、並網發電
●試驗表明:“運輸是絕對安全的。新燃料的放射性是比較小的,用一張紙就可以擋住。運輸時,核燃料有包殼絕對安全。”
●彭真在視察時,為秦山核電公司題了詞:“秦山核電站,我國核能和平利用的開路先鋒,要多方保證它安全運行,這是一件大事。”
●李鵬信中說:“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標誌著我國核電技術進入一個成熟的階段。希望你們精心組織試運,消滅可能產生的缺陷,為奪取秦山核電站建設的全麵勝利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