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3)

王三順左右為難,不敢說滾,也不敢說不滾,隻怯怯地看邊義夫。

邊義夫覺得借著這個由頭到桃花山裏避風倒真是好,隻是又餓又乏馬上就走不太好,遂對母親道:“好,好,娘,你甭趕我,我和三順吃過早飯就走!”

李太夫人說:“我看你這早飯不在家吃也罷!桃花山匪窩裏有人肉包子好吃,那可強似咱這裏的粗茶淡飯了。”

邊義夫身心交瘁,已不願和母親吵,可聽到母親說到匪窩和人肉包子,覺得自己還是得為霞姑奶奶說上兩句話,便道:“娘,我既要走了,就得把話給你說個明白:今日的霞姑已不是女強盜了,人家是革命黨那邊的民軍司令!我今日奔她去了,來日沒準就是新朝的縣太爺!您老人家睜大眼睛等著看好了!”

李太夫人一怔,後便笑了起來,笑出了眼淚:“知兒莫如母,你邊義夫要是能謀個新朝的縣太爺,隻怕太陽得從西邊出來!”

邊義夫帶著王三順去灶間吃飯了,李太夫人揩去眼角笑出的淚,想到:自己兒子口口聲聲說要進山,又說霞姑那女強盜做了民軍司令,這不是公然的要去參加謀反麼?

這就證明兒子一直沒把她的話當回事,已決意要把滿門抄斬的大禍引進家了。

心中一驚,李太夫人疾疾趕到灶間,揪著邊義夫的辮子問:“你可真的要去作死?”

邊義夫餓得很,吃得便凶猛,被李太夫人揪住辮子時,嘴裏正塞著一大口油水很足的羊肉包子,一時無法回話。

李太夫人把兒子的辮根往高處揪了揪,又問:“你倒說呀,你是不是要去謀反?”

邊義夫把嘴裏塞著的包子分兩批強壓進肚,才說:“娘,你別管我!你讓我走的,再說,這也不是謀反,這是革命!我和你說過的,武昌已成功了!”

李太夫人呆了,抓著兒子辮根的手禁不住就鬆開了,隻訥訥道:“敢情……敢情我的話你是一點也沒聽進去呀!”

邊義夫說:“娘,你的話我都聽進去了,隻是我今日是非走不可,不走就有麻煩!”

李太夫人問:“啥麻煩?”

邊義夫說:“我和三順在新洪城裏已被官府冤做革命黨拿過一回了,不迸山,隻怕就得進牢獄。”

李太夫人憑著自己當年攜子告倒劉管帶的經曆,決不相信官府會隨便枉抓一個好人,況且自己兒子又是如此不爭氣,便認定不是官府冤了自己兒子,卻是自己兒子主動參加了革命黨。

這就不好辦了,李太夫人愣了半天,眼淚默默無聲地落了下來……透過淚眼,能看到兒子寬闊的肩和背,還能看到兒子露出半截的白白的脖子,本能地想到那是被人下刀的好地方。

這念頭一出現,便讓李太夫人肉跳心驚,李太夫人心裏有了一陣陣感歎:這就是兒子,一個從落生就不讓人省心的東西。

小時候,她抱著他走府上縣,為他那尋花問柳被人弄死在雪地裏的爹鳴冤報仇。

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卻花錢給他請了個奶娘,帶在身邊四處走。

可這小子吃了那麼多奶水就是不長肉,瘦得兩根筋挑個頭,還老生病。

大了,該開蒙了,請了最好的先生,送他去讀私塾,他卻往人家先生茶壺裏尿尿。

後來,到了該求取功名的時候,就更糟了,回回應試,回回名落孫山,二十歲上,有了兩個閨女才中了個恩科的破秀才。

這兩年,看著要好點了,偏又鬧起了土匪,鬧起了革命黨,把她對兒子最後的希望一點點給鬧沒了……曆史的場麵如此這般地一幕幕浮在李太夫人眼前。

李太夫人心酸難忍,禁不住捂著臉哭出了聲……邊義夫在母親的哭聲中吃得很飽,伸著懶腰,打了兩個嘹亮的飽嗝,最後才抹著嘴邊的油水安慰了母親一番:隻說自己這一走並不是去死,隻是去避一避風頭,用不多久就會回來的。

王三順也小心地勸道,說是隻要自己在主子身邊,主子自然不會有任何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