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戈爾巴喬夫對上海市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他說,過去的幾天是劃時代的幾天,蘇中關係進入了新階段,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使我們之間的關係有了新的實質和新的內容。
隨後,朱熔基市長設宴招待蘇聯貴賓。
當天18時45分,戈爾巴喬夫一行乘專機離開上海回國。
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外交部長錢其琛、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和市長朱熔基到機場歡送。
戈爾巴喬夫請吳學謙副總理向中國領導人轉達:
我對這次訪問非常滿意。這次訪問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完成了一件最重要的任務,這就是使兩國關係正常化。
吳學謙表示將轉達戈爾巴喬夫的話。他說,他相信戈爾巴喬夫主席對這次訪問是滿意的。他祝戈爾巴喬夫等蘇聯貴賓一路順風。
戈爾巴喬夫的這次訪華結束後,世界各國的媒體紛紛報道了此事,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捷共中央總書記雅克什說,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對中國的訪問和他同中國領導人的會談“是具有深遠意義的事件”。
蒙古的《青年真理報》發表評論說,我們兩個曆史悠久的偉大朋友的關係正常化,對蒙古來說具有重大意義。蘇中關係進入新時期是使亞太地區氣氛全麵健康化的具有榜樣性和意義深遠的重大政治事件。
意大利各報均以顯著位置和大塊篇幅刊登有關中蘇首腦會晤的消息,積極評價中蘇關係正常化。《晚郵報》文章說:
中蘇之間實現了曆史性和解,戈爾巴喬夫和鄧小平昨天正式宣告了中蘇兩國和兩黨之間關係完全正常化,這次會見結束了共產黨30年的分裂。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之間的握手不僅意味著地球上兩個最大國家之間外交上的重新接近,而且深入到了意識形態問題。世界共產主義的兩位領袖確立了這樣一條原則:馬列主義學說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要適應時間和形勢的變化。
墨西哥的《至上報》在頭版《世界時事》專欄發表該報專欄作家朱利奧斯發自北京的文章說,中國在兩個超級大國間堅持獨立,成為世界的穩定因素。
這篇文章說:
中蘇會晤具有曆史深遠意義,因為不僅結束了兩個社會主義強國之間長達30年的對立與緊張狀態,也在世界緩和進程中有著不可否認的份量,從而給本世紀末打上一個和平的標誌。
戈爾巴喬夫主席的這次訪問,受到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在中蘇關係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雙方通過會晤,確定兩國領導人還要繼續交換意見,進行對話。這對今後中蘇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維護世界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共和國五十年珍貴檔案》中央檔案館編中國檔案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彭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蘇關係重大事件述實》何明羅鋒著人民出版社
《十年論戰》吳冷西著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國現代名人演說精粹》洪安南主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改變中國的100件大事》張春林等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
《冷戰史》劉金質著世界知識出版社
《當代中國外交》韓念龍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蘇關係史綱》沈誌華著新華出版社出版
《當代中國外交》韓念龍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尚昆回憶錄》楊尚昆著中央文獻出版社
《七十年的奮鬥與思考》薄一波著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蘇衝突實錄》蘇聯問題編寫組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二戰後中蘇關係的演變與發展》王奇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戈爾巴喬夫與鄧小平》加列諾維奇著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