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席栓柱和戰友護送孫必幹大使外出,在巴格達大學附近遭遇槍戰。槍聲像爆豆一樣,大白天裏都能看到閃亮的彈道。
槍戰現場距孫必幹大使的車隻有30來米。席栓柱冷靜觀察局勢,迅速做出了讓司機加速通過的決定。汽車飛馳而過,槍聲越來越遠,所有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3月8日,適逢伊拉克臨管會簽署臨時憲法,在蔓蘇爾飯店以南500米發生一起爆炸事件。發生爆炸時,複館小組工作人員和警衛人員都在飯店內。席栓柱立即抄起12倍望遠鏡從陽台上觀察外麵的情況,其他警衛人員也都進入臨戰狀態。
3月11日淩晨,夜賊光顧蔓蘇爾飯店,被飯店警衛趕走。斷斷續續的槍聲使警衛人員高度戒備,除一人監守崗位值勤外,其他隊員都各自按照預案部署,加強了對房間周圍的警戒。
宣布伊拉克臨時政府組成人員名單那天是6月1日。孫必幹大使應邀出席儀式,李亞光和蘇軍兩人護送孫大使進去,武好在外邊的汽車上留守。
12時20分,忽然汽車右側100米的地方發生爆炸,整個汽車和外交部大樓都搖晃起來。一片混亂中,李亞光和蘇軍立即把孫大使圍在中間,而等在外麵的武好也立即掩護另一名工作人員隱蔽。這次爆炸當場炸死15人。
還有一次,李亞光護送孫大使去臨管會辦事。他剛到臨管會大樓第二個檢查站,剛離開的第一個檢查站就發生爆炸。後來他們得知,有兩名美軍在那次爆炸中喪生。他們當時距離爆炸現場隻有100米。
6月11日,巴格達一個新兵征募站發生自殺式爆炸。當孫必幹大使所乘的汽車通過那裏時,爆炸發生才幾分鍾,伊拉克警方和美軍還沒有控製現場。為了安全起見,席栓柱建議繞行附近的一座立交橋。從橋上望去,爆炸現場血肉模糊,血流成河,場麵令人不寒而栗。
一次,在車隊出行途中,距離車隊不到200米的地方突然發生爆炸,6名警衛人員沒有絲毫猶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進入戰鬥位置,還沒等工作人員回過神來,他們已經用自己的身體把使館工作人員和車輛圍得風雨不透,如銅牆鐵壁一般。
這次雖然沒有意外情況發生,但警衛人員敏捷的身手和無畏的犧牲精神令在場的每個人都讚歎不已。
類似這樣的情況隊員已經經曆了無數次,但每一次他們都保持著高度戒備,從未出現過任何差錯。
用席栓柱的話講,“槍聲和爆炸聲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就連電話裏也經常聽到槍聲。”6名警衛人員已經習慣於槍聲中入眠,炮聲中驚醒的生活。他們身係其他工作人員的安危,由不得他們在工作中有半點閃失。
席栓柱常說;“巴格達確很危險,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意外情況,我們的工作直接關係使館工作人員安危,絲毫不能大意。”
每半個小時用電台呼叫一次,槍彈從不離身,隨時亮出中國國籍……這就是官兵們在伊拉克的真實生活狀態。
在伊拉克的中國人不是很多,包括大使館人員、新華社記者、幾家公司駐伊人員和零星的幾個商人,總共不過四五十人。雖然伊拉克的老百姓對中國人很友好,但出於安全的考慮,隊裏規定警衛人員不能單獨上街或逛商店。
為了更好地執行任務,便於同當地老百姓交流,盡管阿拉伯語很難學,但隊員們還是憑著自己的毅力和勤奮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語。
隊員王誌剛是甘肅人,口音比較重,學習阿語比較吃力。為了加快學習進度,他用漢語拚音把阿語翻譯在小卡片上,隨身攜帶,一有時間就拿出來背記,他的阿語水平提高很快。
隊員們還犧牲寶貴的休息時間,向外交官學習外交禮節,了解掌握當地居民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每次外出執行任務,為了表明自己是中國人,隊員們都要佩戴國旗徽章,而且每個人都會說一句最基本的阿拉伯語:
我是中國人。
每當隊員們說起這句話時,伊拉克的老百姓就會豎起大拇指,用阿語向我們的隊員祝福。用孫大使的話講,“這完全得益於中國的外交政策和中國人民對他國人民的友好態度。”
2007年3月,首批執行保衛任務的武警特勤小組圓滿完成了警衛任務回國。途徑泰國時,我國駐泰國使館設宴給警衛小組接風。
在餐廳就餐時,因為餐廳的門沒有關好,被風一吹,“砰”的一聲重重地關上了。警衛小組的6個人騰地站起來,刷地展開,頃刻間組成了一個護衛隊形,把陪同吃飯的外交官圍在了中間。
我國外交官驚訝地說:“什麼情況?”還用眼睛警惕地觀察四周。不一會兒,他反應過來,警衛小組的警衛意識已經深入骨髓,成了他們的條件反射。他笑了笑說:“放鬆,放鬆,這是在泰國,不是在伊拉克了!”
警衛小組的隊員們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又坐下吃飯。
這時,餐廳裏響起了陣陣掌聲,還有人連聲叫好。警衛小組過硬的素質讓外交官們驚歎不已。首次出國參加演習
2007年8月29日,武警北京總隊十三支隊特勤大隊的會議室裏氣氛嚴肅而熱烈。幾十名官兵整齊地坐在椅子上,軍裝嚴整,軍徽閃亮。他們臉上顯現出興奮的神情,犀利的目光裏透出驕傲與自豪。
會議室的講台上,武警部隊領導宣讀了命名特勤大隊為“雪豹突擊隊”的決定。
決定指出:
為反恐部隊命名,是國際慣例。為武警特勤大隊命名,旨在著眼武警部隊麵臨形勢任務需要,瞄準世界軍事品牌,打造國際一流反恐精兵勁旅。
以被人們譽為“雪山之神”的“雪豹”命名特勤大隊,寓意隊員忠誠、敏捷、頑強,不畏艱險和敢打必勝,是對特戰隊員所應具備高尚品質、作戰能力、戰鬥精神和堅定信念的高度概括,標誌著武警部隊反恐部隊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
武警部隊領導莊重地向“雪豹突擊隊”授予了隊旗、隊徽,並宣讀“雪豹突擊隊”參加中俄“合作——2007”聯合反恐演習命令。身著迷彩服、頭戴鋼盔、腳蹬戰靴的“雪豹突擊隊”隊員警容嚴整,在隊長曲良峰率領下向祖國和人民宣誓。
武警北京總隊十三支隊特勤大隊組建於2002年12月,是一支立足北京,麵向全國的“國字號”反恐部隊。
幾年來,部隊按照“鍛造國際一流反恐精英”的目標和“精兵、精裝、精訓”的要求,強一流素質、練一流作風、建一流設施,全麵叫響“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口號,全力打造反恐尖刀和部隊全麵建設的樣板,先後圓滿完成處置突發事件和各種重大臨時任務90餘次,參加各類重大軍事演習、演練和對外表演10餘次,連續4年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和“基礎建設先進單位”,為國家和武警部隊贏得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