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同時,海南省以建設生態省為目標,重點發展生態產業,這是國際社會都十分看重的領域。
博鼇還擁有十分宜人的自然地理環境,加上中國政府大力支持。論壇成員一致同意將論壇永遠定址在這裏。
2001年2月27日,博鼇亞洲論壇成立大會在博鼇舉行。
江澤民以國家主席的身份出席會議並致詞。
這次會議宣布博鼇亞洲論壇永久定址博鼇。
這是首個永久定址在中國的國際會議組織。海南在新世紀一開始,就獲得這份難得的殊榮,令中外人士都對海南刮目相看。
從2001年起,每一年都有亞洲的“聖者”、“賢者”會聚到博鼇,籌劃、設計亞洲和平共贏的方案。
在這裏,可以時時傾聽到“亞洲精英”關於亞洲前途命運的友好洽談,捕捉開發海南的最佳信息。
海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彭京宜對誕生於博鼇的這個國際論壇,有著另一角度的解釋。他說:
博鼇這個名字,似乎是專為“國際化”準備的。
當論壇將其譯成拚音文字BOAO時,發現它好像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蓄入了國際化的靈魂。
在博鼇,人們總會想到另一個地方:達沃斯。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在世界經濟之巔報曉了30餘年。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政界領袖、企業首腦和學術泰鬥,雲集瑞土西部的這座小城,為世界經濟把脈,就世界經濟問題指點江山,為各國間的交流與合作鼓與呼。達沃斯雖然是屬於世界的,但更多的是屬於歐洲的,屬於富人的。
而眼下的博鼇卻屬於亞洲,而且將會屬於全世界,但決不隻屬於富人。
對此,博鼇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就再三強調:
博鼇亞洲論壇不是富人俱樂部,也沒有這樣的意圖。博鼇亞洲論壇要辦成以企業為主體、以務實合作為核心、以共同發展為目標的區域合作與對話的重要平台。
2003年,龍永圖在成為博鼇亞洲論壇新任秘書長的時候,他表示:
要竭盡全力將博鼇亞洲論壇辦成一個政府要員、商業領袖和知名學者的高層對話平台,以增進各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聯係,推動夥伴關係的建立;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強化商業團體在尋求增長和進步過程中的關係,以實現亞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增加亞洲內部以及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機會。
凡是到過博鼇的中外領導人和遊客,無不對博鼇水城的開發建設速度、質量、規模和水平給予高度評價。博鼇成為海南一顆耀眼的明珠,成為海南人民的驕傲。
從此,博鼇成為海南的一個品牌。海南省委通過決議,要求不斷拓展博鼇效應。世紀之交的海南在“博鼇效應”的推動下,呈現出令人欣喜的勃勃生機。
黨中央關懷海南特區建設
1990年5月,江澤民同誌到海南進行調查研究,他重申中央關於興辦海南經濟特區的戰略決策,指出:
中央關於興辦海南經濟特區的戰略決策是正確的,在海南實行的各項政策不變。
海南省吸引外商投資,進行成片開發,黨中央、國務院是支持的。海南要通過改革開放,加快經濟開發,改變經濟比較落後的麵貌。
1993年4月,江澤民再次到海南考察,他指出:
經濟特區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要辦得更活更實更富生機更有成效,繼續當好排頭兵,為全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揮試驗、探路和積極推動的作用。
海南島被譽為“東方淨土”。如何解決好加快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的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堅持把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切實保護好海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
2000年,江澤民在參加出席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海南代表團的審議時指出:
把海南發展起來,是鄧小平同誌的遺願。保護生態,利國利民,是關係可持續發展和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
要著眼長遠,抓緊當前,把生態建設全麵規劃好,並年複一年地實施好,千方百計地保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