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這次,常規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成功,也為我國日後的核潛艇裝備導彈核武器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1983年8月20日,我國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編入序列,交付海軍使用。

1984年3月8日至4月28日,我國導彈核潛艇在渤海海域發射了4枚模型彈道導彈,試驗結果表明導彈發射係統設計方案正確、核潛艇的操縱性能良好。

這是中國國防現代化的一項具有重大政治和軍事意義的成就,標誌著中國海軍裝備的一次戰略性突破。

就這樣,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實現了中國人民一定要研製成功導彈核潛艇的決心。核潛艇長航試驗成功

1985年11月25日,是“長征1號”核潛艇開始水下長航的日子。

就在當天,隨著潛艇基地副司令員楊璽一聲令下,核潛艇像一條深藍色的巨鯨緩緩地駛離軍港漸漸沒入海中。

這是一次不尋常的水下長航,也許1個月或2個月或3個月後才能返航。具體的返航日期,要視核潛艇的自給能力和水兵們的生理條件而定。

而常規潛艇是不能完成這樣的水下長航的。因為,常規潛艇每走一段時間,它就會因缺乏淡水和空氣而不得不浮出水麵作補充。而核潛艇不需要中途添加燃料、空氣和淡水,所以就不需要浮出水麵。

但是,核潛艇在水下長航對於水兵們來說,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沒有一點兒浪漫可言。

這是因為,核潛艇是全封閉的,艙室連一扇窗子也沒有。人在裏麵既看不見陽光,又看不見海水。而且,連空氣都是機器造出來的,當然不可能像大自然裏的空氣那麼清新。

核潛艇裏的操控人員,每個人的休息間也隻有一個旅客列車的臥鋪那樣大小的空間,既狹小又擁擠。艇員在核潛艇裏麵,好像生活在一個鐵罐子裏一樣。

我們都知道,人在狹小封閉的空間待得時間過長,各項生理指標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好比旅客在列車臥鋪裏呆上1至2天,就會感到很難受,停車的時候,都想出去來換換空氣,活動活動筋骨。

因此,這次長航不僅是對核潛艇最大自給力的考核,也是對艇員水兵長期水下活動極限意誌力的考驗。而這種“過關考試”,對於核潛艇的戰鬥力又是必不可少的。

就這樣,艇長孫建國帶著這些使命、帶領著所有的艇員出發了。

1天、2天……10天、20天……過去了,核潛艇安靜地在水下航行著。

有一天,核潛艇經過某海峽時,一個新艇員神色慌張地報告孫建國說:“X艙管子漏氣了!”

孫建國吼道:“一點小事,你慌什麼?趕快回去,把主閥拉起來!”

實習艇長劉毅說:“艇長,我去看一看!”孫建國把軍帽甩在桌子上說:“不!我去,你留下指揮!”說完,他和新艇員向出故障的艙室奔去。幾個老艇員和隨艇維修的工程師也緊跟其後向故障的艙室奔去。

到了故障艙室裏後,隻見那裏蒸汽彌漫,熱浪滾滾,令人窒息。他們發現,那個能顯示幾十個大氣壓的高壓蒸汽表,刻度計指到了最大值的盡頭。

而另一個新艇員正在拉閥,卻怎麼也拉不起來,因此急得滿頭大汗。孫建國往他肩頭拍了一巴掌說:“從頭開始,按照程序一招一式,重來!”

這時,艇上的政委常寶林也在現場協助艇長指揮。

新艇員終於鎮定下來,接著,他按照程序迅速完成了拉閥的動作。艙室裏的溫度也逐漸地降了下來。當時,所有的人都舒了一口氣。

核潛艇繼續在水下航行。25天……35天……45天……55天……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場艱難的抉擇便落到了艇長孫建國的身上。

因為,操作人員發現水質不潔!核潛艇有可能中途返航!孫建國差一點被這個的消息擊倒了!

在核潛艇的會議室裏,一雙雙焦灼的目光都落在孫建國的臉上。孫建國拍了一下桌子說:“不行!現在距試驗初定的70天僅僅還差10多天!不能功虧一簣!讓維修師盡最大努力排除故障!”幸好,這之後不久,潔淨水的設備故障就被排除了。

65天……70天……法國人長航67天的紀錄被超越了!

71天,72天,73天,核潛艇長航的探索在繼續進行,一個個難以想象的困難又接踵而來。

首先是全部艇內的人員,對空氣的適應性問題。因為,全艇100多人,同吸一口氣,再加上艇內眾多的機械運行,也會排放一些“工業廢氣”。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工業廢氣”,在經過了淨化係統的處理後,盡管比較純淨,但艇內機器“製造”出來的空氣,總覺得不如艦橋上的海風那樣清新鮮活。

按原計劃,核潛艇的最大自給力試驗進行到70天後,就算完成任務了。已經超過了70天,人員和機械都很疲勞,是到此為止還是繼續潛行?

孫承勤主任和常寶林政委在士兵中間進行了一次“民意惻驗”。95%以上的艇員都要求繼續長航,大家的新定的目標是90天。

艇內沒有白天黑夜之分,唯一能夠判斷白天或夜間的提示物,是掛在各崗位艙的那塊有特殊標記的銅盤掛鍾。

上麵的指針沿著1到24的數碼,吱吱咯咯地走著,才讓人有一點點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大家看著它時候,都覺得它走得很慢很慢,好像故意要惹人生氣似的,所以,最後誰都懶得再注意它的存在了。就這樣,不知不覺之間,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

另外,數百台電機、水泵、蒸汽機日日夜夜不停地運轉,轟鳴聲震耳欲聾。但是到後來,好些艇員的耳朵都似乎也麻木了,竟然都聽不到這些噪聲了。

但是,越到後來,艇員的生物鍾錯亂得越厲害。最嚴重的問題是,大多數人吃不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