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24周年之際,引灤入津工程建成通水。770萬天津人民飲水思源,鏤石以銘。
……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八九二〇八部隊和天津駐軍五二八五九部隊,承擔了最艱險的開鑿隧洞任務,人民子弟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發揚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頑強拚搏,科學施工,為天津人民建立了豐功,創造了我國開鑿輸水隧洞的奇跡。19名引灤工程建設者光榮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一支英雄的部隊,在百萬大裁軍的大潮中被撤編了,這讓兩位首長心中很不寧靜。
年初時,就傳言部隊要整編,但部隊人人都認為,怎麼也不會整編到自己的頭上,畢竟,這是一支功勳赫赫,而且連軍功章還保持著授予者雙手溫度的部隊。
於是,部隊裏上上下下都傳頌著不被裁撤的理由:
我們是受過中央軍委通令嘉獎的!
我們是受過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讚揚的!
曆史性的評價,這樣的師全軍有幾個?!
飯堂裏,連炊事員也舉著飯勺說:“我拿飯勺擔保,我們師將永遠萬歲!”
但這是曆史的選擇,而不是某師的選擇。部隊要精簡,看的不是功勳,更不是曆史,而是要著眼軍隊現代話建設的大局,這是任何部隊都要承擔起的神聖使命。
這種急轉彎對任何部隊來說都是困難的,如何解決好轉向的問題,成了師長和政委一路上都在考慮的問題。
汽車開進了師部大院,師長和政委先後下了車。等待消息的人們除了寒暄什麼也沒問,也不好問,他們期待著師長和政委能告訴他們。
但是,師長和政委卻依然如往常一樣微笑。隋芝鳳在人群裏找到了組織科長,習慣地用和藹嚴肅的表情下達命令:“通知師黨委駐師委員、各團長、政委,立即來師開會!”
第二天,撤銷建製的消息如炸雷一般在軍營裏炸響,全師萬名官兵驚呆了。廣播員把開飯號唱片錯放成起床號,炊事員在中餐裏放了兩遍味精而忘了放鹽,而吃飯的戰士們根本就沒覺出今天的木須肉味道有些特別。
在中午,師黨委召開常委緊急會議,討論撤編事宜。會議室裏,抽煙的不抽煙的都在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煙。那些天津著名畫家為引灤勝利而做的雄雞、勁鬆、猛虎在騰騰的煙霧裏若隱若現。
主持會議的師黨委書記隋芝鳳,傳達了天津警備區政委等首長的指示。之後,師長向瑩榮說:“軍區、警備區都對我們師的撤編中的各項工作非常重視,我們一定要發揚引灤精神,趕出第一流的成績,撤出第一流的水平,交出第一流的部隊!”
在這決定部隊最後的日子裏,如何穩定軍心,防止意外,如何處置全師數10年來用血汗積蓄起來的萬貫家產,如何在群情激憤、人心浮動的情況下,有條不紊地做好各項文件、檔案、資料、圖表、辦公文具、武器裝備和一大宗一大宗各類的資料的移交工作,將決定全師的光榮曆史在最後時刻,依然燦爛輝煌還是暗淡無光,每個與會者都感到了肩上沉重的責任。
副師長王文湧的一句話把全體常委們嚇了一大跳:“哨兵剛才報告說,距師部大門3米半處的牆根裏發現兩枚地雷。”
會議室的氣氛立刻緊張起來,常委們麵麵相覷。政委隋芝鳳問:“有沒有引信?”
王副師長回答說:“沒有引信”。
常委們都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