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麵對即將與伴隨了19年的寶馬摩托車分別,這一切是隊員們一下子所能接受的嗎?隊長施霞光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現在隊員們已經承受住了取消國賓車隊的消息,心態非常穩定。都表示:

站好最後一班崗,以飽滿的精神麵貌迎接新的任務!

其實,這種心態的轉變要歸根於中隊的思想工作。施隊長說,剛一聽到取消國賓車隊的消息後,以前一個個活潑朝氣的隊員都變得垂頭喪氣,都不相信這是真的。用護衛隊員的話說:

那種感覺就好像失戀了一般!

特別是一些在護衛隊裏待了10多年的老兵,心裏麵更是失落,像丟了什麼東西似的。

護衛隊裏15年的老兵楊旭說:“剛進護衛隊的時候,接受的教育就是‘對車,就要像對待自己的女朋友那樣關心,對自己的老婆那樣愛護’!現在,一下子聽說取消國賓車隊,腦袋一下都蒙了,比失戀還難受!”

看著護衛隊員的樣子,中隊領導挺著急。第二天就召集全隊官兵,舉辦了一個“轉變思想轉變觀念”的工作會議,專門給護衛隊員解“疙瘩”。

通過中隊領導的談心,單個做思想工作,隊員們才逐漸明白過來。隊員們依依告別摩托車

2003年12月24日上午,豔陽高照。在國賓護衛隊的營區,依然傳出一陣陣高昂的口號聲。在營區,依然是個個精神飽滿的國賓隊員。

隊員們把摩托車一輛一輛推進了冰冷的庫房,內心也涼冰冰的。

2003年的最後一個早晨,在北京亞運村一處臨街的不起眼的院落裏,40餘名國賓車隊摩托車護衛隊員整齊排列,裝束如昨——禮賓服、馬靴、頭盔。

不同的是,沒有了往日出勤時的馬達轟鳴聲,不見颯爽英姿隊員們臉上的生龍活虎。空氣凝重,隊列裏鴉雀無聲。

31日9時30分,護衛隊隊長施霞光將30名隊員叫到車庫門前集合。他,最後一次以隊長的身份給多年的戰友講話:

從明天開始,我們就不再擔任護衛任務了,今天我們要最後看一眼我們的摩托車。這麼多年,摩托車就像我們自己的愛人、戀人一樣,它是我們的一位無言的戰友。

說到這裏,施霞光再也無法克製,麵對到場的眾多媒體和護衛隊員,他流淚了。

在封車儀式上,所有護衛隊員最後一次穿上了心愛的禮賓服,登上馬靴,戴上頭盔。與往日不同的是,颯爽英姿的戰士們眼圈微紅,看摩托車的眼神中充滿了依依不舍。

戰士們將摩托車一一從車庫中推出排成四列,給老朋友做最後一次保養和擦拭。

陽光裏,隊員們開始了最後一次的擦拭,從天線開始,車子的每一寸地方都被隊員們細細擦過,車燈擦亮了,白色的車身不能有任何灰塵,就連車擋風板下麵沒人看得到的地方也都擦得幹幹淨淨。

有的隊員還拿出小刷子,把車頭有小凹槽的地方也反複刷過。整個擦車的過程出奇的安靜,沒有一個人高聲說話,29名小夥子全部低著頭最後一次,默默地與“戰友”進行著心與心的交談。

鋥亮的摩托車其實一點都不髒,但隊員們比以往任何一次保養都要精心、細致。每一顆螺絲、每一根車條,前後車輪的每一道紋路,甚至連平時不怎麼擦的車載電台也全部打開,細心至極。

10時,封存儀式正式開始,武警北京總隊第五支隊支隊長劉會成向全體護衛隊員們傳達了國賓摩托車護衛隊正式取消的命令。

劉支隊長語重心長地講道:

雖然我們不再擔任國賓摩托車護衛的禮儀任務,但是作為一名武警戰士,國賓護衛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不管今後執行什麼任務,我們都要永遠做一名忠誠的衛士。

在儀式結束的最後時刻,護衛隊第七任中隊長施霞光和指導員陳鑫帶領全體護衛隊戰士,麵向自己無言的戰友抬起右手,莊嚴地敬上了最後一個軍禮,此時無聲勝有聲,所有的汗水、淚水、榮譽、驕傲、自豪全深深地融在了這個軍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