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四封:四方邊境。
(33)夙夜憂勤:從早到晚憂國憂民而辛勤治國。勤,辛苦。
(34)事:圖謀,致力。
(35)罷其役:停止了修築九層台的工程。
(36)日之行晝:太陽在白天發出光芒。
(37)蓋:大概。
“譯文”
宋國國君剔成很驕傲,把群臣看得都不如他。凡是去指出他的過錯的,他都拒絕說:“你想把你擺在我的上麵嗎?不要說個沒完!”又指著佩帶的寶劍說:“你不害怕這個嗎?”前去規勸的人都嚇得淌著汗水退了出來。剔成為享樂,準備在雍丘城外修築九層的高台,唯恐群臣勸阻,便告戒守門的人說:“不要放進士人,放進了就要處死你們!”
北殷子且向守門的人說:“我要去見咱們的國君!”守門的人阻止他,子且堅持要進去,並且說:“我侍奉咱們國君十年了,難道還不了解他嗎?咱們的國君最憎惡的是進諫罷了,我不進諫就是了,你為什麼阻攔我呢?”守門的人說:“你既然不進諫,進去做什麼?”子且說:“我善於做雞的遊戲,要用這個使國君高興高興。”守門的人前去報告了剔成,剔成召他進去。
子且一進去,便扇動著手臂仿作雞的翅膀,發出長長的“膠膠”的叫聲,叫完就急忙走出,樣子很使人快活。剔成對此感到奇怪,催促他轉回身,問道:“你是人,卻學雞叫為什麼?”子且回答說:“我很尊崇雞,所以學習它。”剔成問:“什麼原因使你那樣尊崇雞呢?”子且回答說:“我以為唐堯、虞舜的智慧有時還趕不上雞呢!”剔成說:“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我聽說詆毀聖人的人是要受到最重的懲罰的,何況把聖人比作雞呢?”子且說:“我怎敢詆毀聖人,隻是私下有疑惑而已。我知道美德布滿天下傳流萬世的是唐堯、虞舜,他們都是古時候的聖人。但是,現在我說他們的智慧有時比不上雞這話,難道果真有錯嗎?請問,在狂風暴雨的黑夜給人們報曉又從來不發生錯誤這一點,堯、舜能做到嗎?”剔成說:“不能。”子且又問:“堯、舜雖然是大聖人,報曉還必須依靠雞吧?”剔成說:“本來如此。”子且又問:“君王知道這個,為什麼瞧不起群臣,以為他們比不上雞呢?”剔成高興地說:“群臣沒有說過這話,今天才聽你說。我有過錯,你就盡力指出吧!”子且於是乘機說:“既然大王叫我指出你的過錯,那麼我也就不敢隱瞞了。現在賦稅過多,百姓的承受力有限,環繞著我國邊境的都是強大的敵國,作為國君,時時為國操勞,還恐怕不能免於災難,何況沉醉於遊樂呢?”剔成說:“我並不敢沉醉於遊樂。”子且問:“國君既然說不敢沉醉於遊樂,卻準備修築九層高台做什麼呢?”剔成無言可答,當天就宣布撤銷了修築九層台的命令。
君子評論說:太陽白天在天空放出光芒,天底下沒有照不到的地方;月亮晚上在天空放出光輝,所有國家沒有不被照明的。可是太陽和月亮的光輝仍有照不到的地方,隻要用一盞小小的燈,就足夠補充它們的不足了。這大概就是子且用雞做比方要說明的道理吧。
“評說”
本文的主題是明顯的,諷喻人們不可恃位高傲、自以為是,要善於聽取來自下邊的不同意見。
文章寫得很有風趣,如同一幕喜劇。作者先描繪了剔成君高傲自負、刀槍難入的剛愎自用的形象,為子且的進諫擺下天大的困難。接著詳細地記敘了子且妙計求見、故效雞鳴、以雞曉喻,最後終於發聵啟聾,使剔成君悅服的過程,把子且關心國事和民苦、機智勇敢、聰明過人的性格,寫得形象生動,躍然紙上,讀來頗有身臨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