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奈何:怎麼能。
(27)微:如果不是,不是,要是沒有。
(28)歡焉:和歡的樣子。
(29)十二官:即十二卿。古時有九卿,南朝梁武帝增為十二卿。泛指各種官員。
(30)所司:主管的事務。
(31)相資以成體:互相依存而成為一個整體。
(3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語見《楚辭》屈原《卜吉》。尺比寸長,但與更長的東西比,就會顯得短;寸比尺短,但與更短的東西比,就會顯得長。比喻事物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
(33)自用:自恃,自以為是,恃自己的聰明才智辦事。
(34)善諷:善於用委婉的方式勸解人。
“譯文”
越地的甲父史和公石師相好。甲父史辦起事來善於謀略卻不果斷,公石師善於果斷卻謀略不足。兩個人把他們的長處合在一起,事事都辦得很順利,人雖是兩個人,卻是一條心。一次,由於語言不合,便分手而去,他們的事業也就敗壞了。
密須奮對他們的分手很惋惜,一邊哭泣一邊勸解說:“你們沒有聽說過海中那小動物水母嗎?水母沒有眼睛,依仗著蝦在水中行走,蝦又憑借水母而食,它們兩個誰也離不開誰。姑且不說水母吧。你們也沒聽說過瑣蛣吧?瑣蛣的腹中藏著螃蟹。瑣蛣餓了,就是因為螃蟹出去尋找食物去了;螃蟹回來了,瑣蛣的肚子就又飽了起來。如果不這樣,瑣蛣就會死去,瑣蛣死了,螃蟹也就失去了居住的巢穴,它們兩個也是誰離不開誰。姑且不說瑣蛣吧。你們也沒聽說過夏屋山上有一種名叫蟨鼠的獸嗎?蟨鼠和另一種名叫邛邛岠虛的獸互相依存,蟨鼠善於尋找食物,卻不善於跑;邛邛岠虛善跑卻不善於尋找食物。蟨鼠給邛邛岠虛尋找美味的草讓它吃,如果有了災難,邛邛岠虛就背著蟨鼠逃走,它們兩個也是誰離不開誰的。姑且不說那蟨鼠吧。你們也沒聽說過西域有一種共命鳥嗎?這種鳥兩個頭一個軀體,生性愛忌妒。餓了兩個頭就爭著啄食。由於忌妒,一個頭等待另一個頭睡著了,就故意吃進毒草來殘害它,等到把毒草咽下喉嚨,兩隻頭就都被毒死了,兩隻頭也是誰離不開誰的。這些都是山中或海裏的一些魚蟲鳥獸而已,不足為怪,即使人類也是有這種情況的。北方有一種並肩人,各有一隻眼睛、一隻胳臂、一隻腳,嘴巴輪換著吃飯,眼睛輪流著張望,失去其中一個,另一個也就會死去,兩者也是誰離不開誰的。現在你們二人和我以上講的這些很相同,不同的隻是它(他)們是用形體相依存,你們兩個是在做事上互相依仗罷了。怎麼能分手而去呢?怎麼能分手而去呢!”
兩人聽後,互相望了望說:“如果不是密須先生來勸說,咱們將會更糟糕!”兩人又恢複了當初那種友好的關係。
君子評論說:朝廷的各種官員雖然各有自己主管的事務,但一定要互相依存才能成為整體。況且,尺有短缺的時候,寸有長餘的時候,事物總是各有所短,各有所長,怎麼能自恃聰明呢?密須奮夠得上是善於用委婉的方法規勸人的了!
“評說”
本文批判了恃才自用的錯誤做法,勸勉人們要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中和睦共處而相得濟事。
文章通過記敘密須奮反複設比、諄諄勸導的言談,塑造了一個心腸和善、耐心助人、深曉世事、博學廣識又善於諷喻的人物形象,讀他的娓娓勸言,如睹其麵,如聞其聲,其音容笑貌栩栩如生,躍然紙上。顯示了作者善於用人物自己的語言行動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凡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