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王鮪肌之:是王鮪的肌體。肌之,肌體堆成這樣。肌,用作動詞。
(29)架棧:搭上緣梯。棧,在險絕的山上用竹木架成的道路。
(30)臠割:分割,切碎。臠,切成小片的肉。
(31)鳶(yuān):一種鷹:
(32)飫(yù):吃飽。
(33)鱦(shéng):小魚。
(34)其可恃乎哉:怎麼可作為依靠呢?
(35)子姑就舍:先生姑且回家去,先生姑且去休息。
(36)稱:相配,相一致。
(37)恒下人:常常以謙虛的態度待人。下人,下於人,把自己擺在別人之下。
(38)德則虛:德性修養好的人就謙虛。
(39)盈:溢,滿,自滿,驕傲。
(40)覆:翻倒。
(41)《傳》:指《周易》。
(42)君子以虛受人:語出《周易·鹹》,意思是君子能虛懷若穀,善於容納其他事物。
(43)日中則昃(zè):語出《周易·豐》,意思是太陽升到中天就要西斜。昃:太陽過午。
“譯文”
秦定公喜愛憑借自己的權勢地位對人驕橫傲慢。
揚食我勸他說:“東海有一種大魚,名字叫王鮪,弄不清它有多大。遠在龕山赭山之間都能看見一麵好大的紅旗,原來是它的脊鰭。王鮪在海中遊動,掀起巨浪,噴著水花,一股腥臊氣味四處飄散。遇見鯈魚、泥鰍、鰹魚、魾魚,自然就吞進去,每天吞食的小魚,要以萬千百條來計算,還不能吃飽。遊到深海裏,無數大船在那裏聚集著,王鮪一噴水,就看不見那些船隊了。王鮪威風凜凜地在海上遊行,誰敢吭一聲呢?一天,王鮪隨著潮水,遊進錢塘江,潮水退後,被困在那裏,高大得像個山丘。江邊的人真的以為是座山丘,就涉水前去站在上邊,發現有時腳下顫動,很驚奇,割下鱗甲一看,原來是王鮪的肌體,於是就搭上梯子,把它割裂成塊,裝滿了幾百隻船。黑鷹看到了,一下子飛來,遮蓋了剩餘的殘骸,一起啄食,一個個吃飽了肚子。王鮪當初在海上遊走時,那威風凜凜的樣子該夠神氣了吧;可是一旦失去了它的威勢,即使想做一條小魚,還不能夠。權位怎麼能當作靠山呢!”
定公說:“我已經明白了,先生再不要說了,姑且回家去吧!”
君子評論說:美好的德性和高貴的權位相稱的人,常常以謙遜的態度待人;反之,就用傲慢的態度待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美德的人就必然會謙遜,沒有美德的人就一定會驕傲。就像盛水的欹器一樣,空虛著就能盛水,一旦盛滿了就會翻倒,這是自然的道理。《周易》中說:“有修養的人能虛懷若穀,善於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又說:“太陽一旦升到最高處,就一定要西斜。”不是真的如此嗎?
“評說”
本文說明了不可恃權勢而驕橫的道理,勸勉人們要虛懷若穀,謙虛謹慎。
文章開門見山就樹起“晉定公好以位驕人”的靶牌,接著便以揚食我生動中肯的設比諷諫,一矢中的,定公信服。一開即闔,幹練明快,無繁言冗語,讀來輕鬆。其功全在恰當貼切的比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