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沃之:用水澆滅它。
(26)徒:徒然,白白地。
(27)號:哭叫。
(28)盍:何不。
(29)乞:給,借予。
(30)迂:迂腐。
(31)飯山逢彪:在山上吃飯時遇見了老虎。飯山,飯於山。
(32)哺:口中含的食物。
(33)濯溪見鱷:在河裏洗腳時遇見了鱷魚。濯溪,濯於溪。
(34)時:多時,太久。
(35)舁(yú):抬。
(36)燼:物體燃燒後剩下的東西。這裏作動詞,化為灰燼。
(37)僨(fèn)事:敗壞事情,辦錯了事。僨:仆倒。
(38)是:這種情況。
(39)經濟:抓緊時間節省財力辦好事情。講為“經國濟民之才”也通。
(40)何其謬哉:多麼荒唐啊!
“譯文”
趙國人成陽堪家裏失了火,想撲滅它,因為沒有梯子而不能登高,於是讓他的兒子朒去向奔水氏求借。朒經過一番仔細整裝,穿戴整齊,不慌不忙地前往。見到了奔水氏,一連行了幾個禮後走上正屋,坐在西邊的座位上,一言不發。奔水氏按照平常招待客人的禮節一樣,叫人擺上桌子,端出酒菜,向朒勸酒。朒站起身舉起杯子飲進主人的敬酒,然後又斟酒回敬奔水氏。喝罷了酒,奔水氏問道:“先生來到我家,一定是對我有所教誨,我冒失地問一下。”
這時朒才說道:“老天給我家降下災禍了,火災作祟,烈焰正旺,想緣高用水澆滅,可是臂膀不能長出翅膀,隻好望著天空哭叫。聽說你家有梯子,何不借給我們呢?”
奔水氏聽了氣得跺著腳說:“你太迂腐了,你太迂腐了!在山上吃飯時遇到老虎,一定要吐出口中的食物急忙逃走;在河水中洗腳時遇見了鱷魚,一定要扔下鞋子急忙逃走。屋子起了大火,你卻不慌不忙地講究禮節,耽誤了這麼長的時間啊!”說罷急忙抬著梯子跟著前往朒家,到了朒家,房屋已化成一片灰燼了。
君子評論說:迂腐的讀書人辦錯事情,常常和朒借梯子一樣。這種事怎麼能說得完呢?有些人平日以自己有經濟頭腦而自負,可到具體處理事情的時候,卻不知道什麼應該先辦,什麼應該緩辦,因這一點竟然把大事完全辦壞,是多麼荒唐啊!
“評說”
本文旨在譏諷那種一味追求浮飾禮節的迂儒作風。
在寫法上,極力描寫成陽朒的循規蹈矩,渲染其本末顛倒、隻求虛文的荒唐不經,以增強辜負使命的戲劇性效果,在嘲笑中給予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文末的議論,嚴肅地指斥了時弊,一針見血,淋漓可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