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二十年,春,王正月。

夏,曹公孫會自鄸出奔宋。無傳。嚐有玉帛之使來告,故書。鄸,曹邑。鄸,莫公反,一音亡增反;《字林》音夢。案夢字,《字林》亡忠反。使,所吏反。

[疏]注“嚐有”至“曹邑”。正義曰:宣十年傳例曰:“凡諸侯之大夫違,告於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廟,敢告。’所有玉帛之使者則告;不然則否。”注雲:“玉帛之使謂聘。恩好不接,故不告。”如杜之意,此為奔者之身,嚐有玉帛之使於彼國,已經相接則告,若奔者未嚐往聘,恩好不接,則不告,唯告奔者嚐聘之國,餘不告也。曹會曾來聘魯,故雲“嚐有玉帛之使來告,故書”也。此以二十二年,“宋華亥、向寧、華定自宋南裏出奔楚”,其文正同。彼華亥等入南裏以叛,又從南裏出奔,則此亦應然。賈逵雲:“前此以鄸叛也,叛便從鄸而出,叛不告,故不書。”是言既以鄸叛,又從鄸而出也。南裏係宋,此鄸不係曹者,鄸是大都,得以名通。南裏是宋都之裏,非別邑,故係於宋。此鄸及定十一年蕭,皆是別邑,故不係國也。曹是小國,其臣書名者少,此會書名,蓋備於禮,成為卿也。《釋例》曰:小國之卿,“或命而禮儀不備,或未加命數,故不書之。邾卑我之等,其奔亡亦多,所書唯數人而已,知其合製者少也”。杜言數人,謂此公孫會與邾快邾卑我也。是杜意以會備禮成卿,故書名也。劉炫雲:《春秋》未嚐書曹人來聘,非徒會不見經。炫謂玉帛之使,謂國家所有交好皆告之,非奔者之身嚐聘也。今賈又雲:所以華亥、向寧、射姑等不見有玉帛來聘者,以其時未為卿也。

秋,盜殺衛侯之兄縶。齊豹作而不義,故書曰盜,所謂求名而不得。縶,張立反。

[疏]注“齊豹”至“不得”。正義曰:襄十年鄭尉止、司臣等殺子駟、子國,書曰“盜殺鄭公子騑公子發”,尉止之徒皆士,書之為“盜”。釋例曰:“士殺大夫則書曰‘盜’。”則此書“盜”貶之,使同於士也。三十一年傳說《春秋》褒貶之義雲:“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齊豹為衛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義,其書為‘盜’。”又曰:“《春秋》書齊豹曰‘盜’,懲不義”也。宣十七年傳例曰:“凡稱弟皆母弟。”《公羊傳》曰:“母兄稱兄”。此縶與衛侯同母,故稱兄。

冬,十月,宋華亥、向寧、華定出奔陳。與君爭而出,皆書名,惡之。華,戶化反。爭,爭鬥之爭。惡,烏路反。

十有一月辛卯,蔡侯盧卒。無傳。未同盟而赴以名。盧,力烏反;本又作廬,力於反。

【傳】二十年,春,王二月,已醜,日南至。(是歲朔旦,冬至之歲也。當言正月已醜朔,日南至。時史失閏,閏更在二月後。故經因史而書正月,傳更具於二月,記南至日,以正曆也。)

[疏]注“是歲”至“曆也”。正義曰:曆法,十九年為一章,章首之歲,必周之正月朔旦冬至。僖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是章首之歲年也。計僖五年至往年合一百三十三年,是為七章。今年複為章首,故雲“是歲朔日冬”至“之歲也。朔日冬”至“謂正月之朔當言正月已醜朔日南”至“今傳乃雲:“二月已醜,日南至”。是錯名正月為二月也。曆之正法,往年十二月後宜置閏月,即此年正月當是往年閏月,此年二月乃是正月,故朔日已醜,日南至也。時史失閏,往年錯不置閏,閏更在二月之後,傳於八月之下,乃雲:“閏月戊辰,殺宣薑。”是閏在二月後也,不言在八月後而雲在二月後者,以正月之前當置閏,二月之後即不可,故據二月言之。時史謂閏月為正月,故經因史而書正月,從其誤而書之。傳以經之正月實非正月,更具於二月記南至之日,以正曆之失也。日南至者,謂冬至也。冬至者,周之正月之中氣。曆法閏月無中氣,中氣必在前月之內。時史誤以閏月為正月,而置冬至於二月之朔,既不曉曆數,故閏月之與冬至悉皆錯也。杜下注雲“時魯侯不行登台之禮,使梓慎望氣”。是杜意以為時魯之君臣知此已醜是冬至之日,但不知其不合在二月耳。服虔雲:梓慎知失閏,二月冬至,故獨以二月望氣。則服意以為當時魯人置冬至於正月之內,獨梓慎知二月已醜是真冬至耳。其義或當然也。

梓慎望氛,氛,氣也。時魯侯不行登台之禮,使梓慎望氣。氛,芳雲反。曰:“今茲宋有亂,國幾亡,三年而後弭。蔡有大喪。”為宋華、向出奔,蔡侯卒傳。幾音祈,又音機。弭,彌爾反。叔孫昭子曰:“然則戴、桓也。戴族,華氏;桓族,向氏。汏侈,無禮已甚,亂所在也。”傳言妖由人興。汏音泰。

費無極言於楚子曰:“建與伍奢將以方城之外叛,自以為猶宋、鄭也。齊、晉又交輔之,將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問伍奢。伍奢對曰:“君一過多矣,一過,納建妻。何信於讒?”王執伍奢。忿奢切言。使城父司馬奮揚殺大子。未至,而使遣之。知大子冤,故遣令去。奮,方問反。冤,於元反。令,力呈反。三月,大子建奔宋。王召奮揚,奮揚使城父人執已以至。

[疏]“城父人”。正義曰:服虔雲:城父人,城父大夫也。

王曰:“言出於餘口,入於爾耳,誰告建也?”對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餘。’臣不佞,佞,才也。不能苟貳。奉初以還,奉初命以周旋。不忍後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無及已。”王曰:“而敢來,何也?”對曰:“使而失命,召而不來,是再奸也。奸,犯也。使而,所吏反,又如字。奸音幹。逃無所入。”王曰:“歸,從政如他日。”善其言,舍使還。還音環,下還豹同。無極曰:“奢之子材,若在吳,必憂楚國,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來。不然,將為患。”王使召之,曰:“來,吾免而父。”棠君尚謂其弟員棠君,奢之長子尚也,為棠邑大夫。員,尚弟子胥。盍,戶臘反。棠君尚,君或作尹。員音雲。長,丁丈反。曰:“爾適吳,我將歸死。吾知不逮,自以知不及員。知音智,注及下知也同。一音如字。逮音代,一音大計反。我能死,爾能報。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不可以莫之報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仁者貴成功。度,待洛反。擇任而往,知也;員任報讎。任音壬,注同。知死不辟,勇也。尚為勇。父不可棄,俱去為棄父。名不可廢,俱死為廢名。爾其勉之!相從為愈。”愈,差也。差,初賣反。

[疏]“爾其”至“為愈”。正義曰:勉謂努力“爾其勉之”,今勉力報讎,比於相從俱死為愈也。病差謂之愈。言其勝共死也。服虔雲:“相從愈於共死”,則服意相從,使員從其言也。語法,兩人交互乃得稱相,獨使員從己,語不得為相從也。

伍尚歸。奢聞員不來,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將有吳憂,不得早食。旰,古旦反。楚人皆殺之。員如吳,言伐楚之利於州於。州於,吳子僚。僚,力彫反。公子光曰:“是宗為戮,而欲反其讎,不可從也。”光,吳公子闔廬也。反,複也。員曰:“彼將有他誌,光欲弑僚,不利員用事,故破其議,而員亦知之。餘姑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計未得用,故進勇士以求入於光,退居邊鄙。姑為,於偽反。乃見鱄設諸焉,鱄諸,勇士。見,賢遍反。鱄音專。

[疏]“乃見鱄設諸焉”。正義曰:見,謂為之紹介,使之見光。下文齊豹見宗魯於公孟亦然。猶《論語》雲“門人見之”也。

而耕於鄙。為二十七年吳弑僚傳。弑,申誌反。

宋元公無信多私,而惡華、向。華定、華亥與向寧謀曰:“亡愈於死,先諸?”恐元公殺已,欲先作亂。惡,音惡路反。華亥偽有疾,以誘群公子。公子問之,則執之。夏六月丙申,殺父子寅、公子禦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孫援、公孫丁,拘向勝、向行於其廩。八子皆公黨。禦,魚呂反,又如字。援,於養反。拘,九於反。廩,力甚反。公如華氏請焉,弗許,遂劫之。劫公。

[疏]“公如華氏請焉”。正義曰:公未知諸人已死,故猶往請之。

癸卯,取大子欒與母弟辰、公子地以為質。欒,景公也。辰及地皆元公弟。欒,力官反。質,音致,下同。辰及地皆元公弟。案公子辰是景公之母弟,地是辰兄,皆當為元公之子。今注皆作“元公弟”,誤耳。

[疏]注“欒景”至“公弟”。正義曰:定十年經書“宋公之弟辰”,當景公之世,辰及弟不得為元公弟也。《世族譜》:“辰、地皆雲元公子。”此諸本皆雲“元公弟”。當時轉寫誤耳。

公亦取開亥之子無慼、向寧之子羅、華定之子啟,與華氏盟,以為質。為此冬華、向出奔傳。慼,幹曆反。

衛公孟縶狎齊豹,公孟,靈公兄也。齊豹,齊惡之子,為衛司寇。狎,輕也。狎,戶甲反。奪之司寇與鄄。鄄,豹邑。鄄音絹。有役則反之,無則取之。縶足不良,故有役則以官邑還豹使行。公孟惡北宮喜、褚師圃,欲去之。喜,貞子。惡,烏路反,褚,中呂反。圃,布五反。去,起呂反。公子朝通於襄夫人宣薑,宣薑,靈公嫡母。朝,如字。嫡,丁曆反;本又作適。懼,而欲以作亂。故齊豹、北宮喜、褚師圃、公子朝作亂。初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薦,達也。見,賢遍反。為驂乘焉。為公孟驂乘。驂,七南反。乘,繩證反,注及下驂乘與乘一、乘駟、乘就、公乘皆同。將作亂,而謂之曰:“公孟之不善,子所知也,勿與乘,吾將殺之。”對曰:“吾由子事公孟,子假吾名焉,故不吾遠也。言子借我以善名,故公孟親近我。與音預,又如字。遠,於邁反。借,子夜反。近,附近之近。雖其不善,吾亦知之;抑以利故,不能去,是吾過也。今聞難而逃,是僣子也。使子言不信也。難,乃旦反。僣,子念反。子行事乎,吾將死之,以周事子;周猶終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