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止損時機的把握問題
對於止損時機的把握有兩種做法,一種做法認為止損應在第一時間下止損單,即當股價一觸及到止損價位就立即下止損單。這種做法的好處是能夠使投資人養成良好的止損習慣和遵守紀律的意識,保證止損的嚴格執行,使止損能夠真正成為保護投資人的工具。所以江恩等成功人士都主張采取這種辦法。但這種做法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點,這就是第一次觸及止損價位並非就表明行情走壞,偶然的或一次性的假突破也並不能代表行情趨勢,如果就此草率止損,就會導致不該發生的損失,這與我們設置止損的目的也不相符。
另一種把握止損時機的做法是,強調股價有效突破止損價位,才是下止損單的正確時機。比如一隻股票的價格在10.5-11元之間運行,若在10.5元買入該股票,止損價位設在10元。若按第一種做法,則股價一觸及10元就立即賣出止損,這樣做很有可能股價跌至10元見底,造成以低價賣出股票而受損。若按第二種做法,則要進行觀察,看股價跌至10元後股價的後期趨勢,看股價是否真正破位。比如股價跌至10元後見底反彈,並且10元成為強有力的支撐,此時就不必在10元止損;若股價跌破10元後,股價進入另一個運行區間,股價在9.5-10元之間運行,10元成為阻力位,此時就應在10元進行止損。當然這樣做雖然可以避免因股價向上運行所發生的錯誤,對於那些技術過硬自律性強的投資人比較適用。但仍有不足之處,特別是對於那些技術水平不夠高,自律性差的投資人來說,往往會使止損成為虛設,很難真正做到止損。所以,從股市實踐的經驗來看,第一種做法即第一時間下止損仍不失為上策。
center投資人不可過於依賴 止損是為了防止損失的擴大化,而采取的一種控製風險的安全措施,純屬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所以投資人應該正確對待止損的問題,切不可把止損當成一種製勝法寶。或把它當成回避風險的擋箭牌護身符,更不能因為有了止損而不顧風險或降低投資質量。就像駕駛員不能因為買了保險就不顧安全,不重視駕駛技術一樣。投資人如果發現自己在一段時間內有頻繁使用止損的情況發生時,就應該冷靜地檢查一下,看自己究竟在那些方麵出了錯,並及時進行改正,以免積小錯成大錯。
止損不僅使用在投資出現損失時,也使用在出現贏利時
止損更多地使用在投資出現損失時,但在贏利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止損,用止損來保護既得利潤的實現。比如,10元買入某股,其後股價上漲到15元,此時股價走勢就有兩種可能,要麼繼續上漲到18或20元,當然這種情況對投資人顯然是有利的。但也存在另一種情況,即股價不再上漲而是下跌,比如又回到了10元,這種情況顯然對投資人不利,它將使投資人喪失既得的利潤。為了防止第二種情況的發生,投資人不妨在股價到15元時設置一個止損價位,比如止損價位設在14元。這樣,當股價繼續上漲投資人可以不理睬,但要跌到14元就立即止損了結,這樣就能確保投資人有4元的收益,而不至於跌到10元,使既得利潤喪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