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低價股高成長潛力現象,西方股市理論中早已有這方麵的論述。股市理論中有個著名的理論叫平方根理論。該理論通過對西方主要股市多年牛市行情股價漲升實際資料的統計分析發現,在牛市中股價越低,其翻倍的潛力越大。通過對我國股市1994年的“8·1”行情、1995年的“5·18”行情和1996-1997年迎回歸行情的統計分析,同樣可以發現在這三個大牛市中,漲幅前40位的股票沒有一隻是高價股,而全部是中低價股。可見,牛市低價股高增長是一種帶有普遍規律性的現象,是價值回歸的必然要求和體現。
但是,低價股高成長並不是說所有的低價股都能高成長,也不等於買進低價股就能包賺不賠。其實低價股也有其自身的市場運行規律,隻有充分了解並掌握這些規律,有選擇有目的地操作才能提高投資成功概率。從股市實踐經驗看,投資人在投資低價股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center股價應充分低
作長線價值投資,股價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價格越低越能證明其股價被嚴重低估,越具有價值回歸的潛力和優勢。至於股價究竟低到什麼程度才算低,雖然無法規定一個準確標準,但從股市多年的實踐經驗來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除過那些超級大盤股外,3-5元的股票具有幾乎絕對的價格優勢,從長期趨勢看其下跌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而上漲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對以往牛市行情的統計也可以發現,這個價格區間的股票(除過超級大盤股)在大牛市中都有翻倍以上的行情。
center應注意股票的質量
這裏所說的質量主要是指股票的業績、炒作題材、市場表現、流通盤大小等。通常在低價股中,那些業績相對好,有市場炒作題材,股性活躍,流通盤較小的股票容易被炒作。
center應長線持有
股價的價值回歸並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需要一個過程。這個時間越長其回歸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就需要投資人應有足夠的耐心才行。
center拋售要果斷
低價股由於缺乏業績支撐,所以在牛市的後期或個股炒作的尾聲,一旦行情走壞,其下跌速度很快。因此,當確認行情結束時,應果斷出貨,不可貪心,以免股價又回到原處,而錯失良機。
center發行價判斷法
對於新股、次新股來說,用發行價來判斷其投資價值,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股發行價是投資人首次集中購買價,所以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多數人的持股成本價。如果股價跌破發行價,就意味著絕大多數人虧本,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其後股價必然有一個價值回歸的要求。股價低於發行價越多,其價值回歸的要求就越強烈,股價上漲的可能性和幅度也就越大;相反,如果新股上市後二級市場股價高於發行價越多,股價所含水分就越多,其後股價下跌的可能和幅度也就越大。
我國股市多年的行情實踐一再證明,股價跌破發行價是一種嚴重的價值低估現象,這種股票是最具投資價值最安全的潛力股票之一,在其後的牛市行情中都會有報複性的上漲行情,幾乎沒有例外。特別是那些在新股發行時,遇上熊市行情的生不逢時的股票,很容易形成一上市就高開低走一路下跌,以至跌破發行價的悲慘局麵。而一旦牛市來臨,這些股票往往一漲不可收拾,成為市場中的領漲股。股民常說的次新股中藏龍臥虎,就是指的這類股票。
1995年上半年發行的西藏明珠,時逢股市極度低迷,發行價7元的西藏明珠一路下跌至5元左右,明珠黯然失色令所有股民深陷其中,全線虧損。而在其後暴發的牛市行情中,西藏明珠一鳴驚人,大放光彩,從5元一路飆升至25元,股價翻了5倍,成為1995年牛市中第一牛股。股市中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勝枚舉,隻是漲幅並不都有這麼大而已。所以說,用發行價來判斷股票的投資價值是比較可靠和行之有效的。對於股價遠遠低於其發行價的股票可以放心長線投資。投資人要注意的是,對於那些盤子過於龐大的超級大盤股來說,對其上漲空間不要期望過高,否則會影響行情判斷的準確性。另外,對於增發股應與新股區別對待,增發屬於對原有股票的擴容,市場多視其為利空,增發後股價跌破發行價是極為常見的事。雖然日後股價仍有一定上漲要求,但從市場行情表現來看,這種股票上漲的幅度都不大,很難稱得上是潛力股。
center市盈率判斷法
市盈率是股票的市場價格與每股稅後利之比,即市盈率=股價/每股稅後利。從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分母是股票的每股稅後利,是實實在在的公司經營業績。它完全可以代表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用股票的市場價格與其每股稅後利進行比較,完全可以準確地反映股票市場價格與其內在價值之間的關係,即股價是高於還是低於其內在價值,並據此來判斷股票的投資價值。所以從理論上講,市盈率指標是判斷股票投資價值最直接、最科學和最理想的指標。在股市理論和實戰中,這個指標一直是投資人分析判斷股票投資價值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然而在股市行情實踐中,利用市盈率來判斷分析股票投資價值,卻給投資人帶來了很多疑惑和投資誤區。那些明明是業績優良市盈率極低的股票,卻被市場長期冷落,任憑金子地上扔可就是沒人撿;而那些虧損股、垃圾股倒是常常被投機莊家炒上了天,市盈率竟能高到上千倍。這種黑白不分、價值觀念顛倒的市風,常使那些崇尚價值投資理念的人士屢屢受挫,大惑不解,憤憤不平。他們抱怨中國股市不成熟,投機風盛行等等。好像股市就應該看重業績崇尚價值,否則就不正常,好像隻有中國股市才投機風盛行不成熟,外國股市就崇尚業績,就成熟就沒有風險,股民就不賠錢。其實,這都是對股市的一種誤解。股市不可能永遠按照一種理念來運行,不可能做到按質論價絕對公平交易。股市曆來都是各種理念混雜交替運行。有時投機成為市場主流,有時投資成為主流,有時兩種理念同時在起作用。這就形成市場熱點及其轉換。當然投機相對於投資來說,要更占優勢一些。這在國外股市也是一樣。投機永遠勝過投資,與股市成熟與否沒有關係,這就是股市。試想如果在股市中人們都崇尚價值和業績,那麼股市交易將如何進行下去。如果那樣的話,就是否定股市本身。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來說,要想在股市中生存獲利,首先得認識這個市場,適應這個市場,尊重市場的選擇才行。而不是試圖改變它,甚至與之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