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股市行情(3 / 3)

center反轉

它是指股價主趨勢由上漲到下跌或由下跌到上漲的轉變,即主趨勢由多頭市場向空頭市場或由空頭市場向多頭市場的根本轉變。

可見,反轉與反彈有本質的不同。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為:

反彈是股價行情主趨勢下跌過程中的暫時性上漲,上漲之後股價仍將下跌,股價長期下跌趨勢並不因反彈的出現而發生改變;而反轉則從根本上改變股價原先的長期趨勢。

反彈隻出現在股價的下跌途中;而反轉則既可以出現在下跌過程中,也可以出現在上升過程中。

反彈出現的機會要比反轉頻繁得多,股價在下跌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出現反彈行情;而反轉隻有在一個長期趨勢的結束時,即牛熊交替時才會發生。這樣的機會一年或更長時間才會發生一次,所以絕大多數的上漲行情以反彈定論比較準確。

相對於反彈而言,反轉行情的確認要難一些。一個反轉行情的確認,即一個長期趨勢的結束,必須經過技術麵、宏觀基本麵等諸多因素的充分肯定,並經過股市行情的反複驗證才能確認。所以,必須謹慎對待反轉,絕不可輕言反轉。

center換手率

換手率是股票的成交量與其流通量之比,反映個股交易的活躍程度。一般來說,換手率越高,個股交易越活躍。個股換手率高,表明短期內有莊家炒作跡象。它是短線投資介入的重要依據。一般來說,個股換手率在10%以上、新上市的股票換手率在60%以上,就是高換手率,有一定短線投資價值。

center板塊聯動

股市中各板塊之間以及同一板塊內部股票價格的聯動,稱為板塊聯動。板塊聯動是莊家借題發揮,以達到吸引投資人跟風的一種手段。板塊聯動的市場特征主要表現為:

center板塊之間的同向聯動

強勢板塊的連續走強,會對與該板塊相關的板塊產生聯動行情。如汽車板塊的連續走強,會帶動為汽車生產配件的股票走強,甚至會波及到摩托車類股票。同樣,弱勢板塊的持續下跌也會殃及相關板塊。

center板塊之間的反向聯動

板塊聯動不僅會同向聯動,而且存在反向聯動關係,即此板塊上漲引起彼板塊下跌。這種現象也稱蹺板關係。關於蹺板關係的詳細內容,我們將在有關“蹺板關係”一詞中介紹。

center板塊聯動的強弱關係

板塊聯動是股市行情的一種特殊現象。它是比價效應和投資人想象力的集中體現。然而板塊聯動的強弱程度,明顯受大勢行情的強弱影響。一般來說,強勢行情聯動程度強,弱勢行情聯動程度弱。所以,投資人切不可對板塊聯動進行盲目推測,更不可一見到市場出現熱點,就抱以厚望或盲目尋找相關股票跟進。

center個股輪漲

大盤在上漲過程中,常采取個股輪漲的方式來步步推進行情,即今天這些股漲,明天那些股漲。這種此起彼伏的個股輪漲,使得大盤不斷走高,股價節節攀升。

個股輪漲行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center可以充分利用市場中有限的資金

大盤行情如果采取普漲的方式,則需要大量資金源源不斷地推動,才能保持大盤上漲之勢;而采取個股輪漲的方式,情況則會大不相同,市場完全可以從那些先漲的股票中,退出一部分資金去炒作新的熱點,使有限的資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保持市場熱點不斷,以維持市場人氣

大盤要上漲,市場人氣很重要。要調動市場人氣,就需要市場中有不斷的熱點產生,個股輪漲方式即可起到這種作用。

避免普漲帶來的短期股價漲幅過大、價位過高,使市場投資人產生恐高心理,個股輪漲是一種漸進式的股價攀比上漲,所以,不會給人漲幅過大價位過高的感覺,從而能使股價漲後再漲。

由此可見,個股輪漲是一種比較持續的良性上漲行情。但是,特別要強調的是,個股輪漲行情在強勢行情中,其持續性好,而在弱勢行情中持續性差,甚至是曇花一現,而且這種不持續的輪漲,其結果必然造成市場人士見漲就拋,從而加速下跌。

center比價效應

比價效應是指股市中,同類股票之間的價格攀比現象。在股市中股票價格雖然無法做到同質同價或同類同價,但股票之間大致會有一個參照。如果同類股票之間價格相差過大,其後必然有一個價格攀比過程,要麼低價向高價看齊,要麼高價向低價看齊。價格攀比可以是向上攀比,也可以是向下攀比。選擇哪種方向,主要取決於行情大勢的性質。一般在牛市或強勢行情中,股價選擇向上攀比,即同類未漲的股票都有補漲的機會;而在熊市或弱市行情中,未跌或比較抗跌的股票,其後都有補跌的可能。另外,新股上市就存在一個價格定位問題。一般新股的定價都會參照股市中同類股票,如同類板塊同類流通盤以及相同上市背景股票的價格,以求得市場的認同。

center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也稱加速效應或慣性效應。與自然界的物體加速現象一樣,股價在出現暴漲暴跌行情時,會呈現一種越漲越猛或越跌越凶的慣性加速之勢,盡管此時技術指標會連續發出超買超賣信號,但行情的強勢漲跌之勢還會延續。這種市勢就是馬太效應的作用和體現。

另外,股市中個股之間的強弱也是差別很大的。強勢股(牛股或強莊股)的上漲動力很足,盡管漲了好多,但還能漲;而弱勢股(熊股或冷門股)盡管漲的很少或不漲,但就是不漲。這種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現象也是馬太效應的作用和體現。馬太效應其實質是股價強勢運動過程中,勢能的慣性延續,隻有在強勢行情中才能產生馬太效應。因此,判斷行情是否處於強勢很關鍵,投資人切不可隨意套用馬太效應原理。

center蹺板效應

蹺板效應是指不同板塊股票、不同投資品種或不同市場之間股價行情的反向運動現象。即由於一些股票的上漲而導致另外一些股票下跌,或者由於一些股票的下跌而導致另外一些股票的上漲。股市中不同板塊股票之間的這種蹺板現象,是一種常見的行情現象。它是由於市場熱點轉移,從而使得投資人追隨新熱點,拋棄舊熱點,市場資金投向發生結構性轉移,導致舊熱點股票冷卻股價下跌,新熱點股票升溫股價上升的行情現象。

股市中常見的蹺板效應主要有以下幾種:

center新股與大盤

在有新股上市的交易日,如果投資人追逐新股而放棄老股,必然造成新股火暴,大盤因失血而下跌。這種情況多出現在新股發行數量比較少,市場有炒新股習慣的行情中。

center大盤股與小盤股

當大盤低價股成為市場熱點時,必然造成小盤中高價股因遭受冷落而下跌,反之亦然。

科技股與傳統產業股、績優股與垃圾股

這種具有相反性質的不同板塊很容易產生蹺板效應。

center基金與股票

在以往的股市行情中經常發生基金與股票之間的蹺板效應,但近年來這種現象有所淡化。

另外,股市與周邊市場,如債券市場、期貨市場以及外彙市場等,都存在著比較明顯的蹺板效應。特別是期貨市場與股市的蹺板關係最為明顯,投資人應特別注意。

蹺板效應為投資人分析判斷行情,把握投資機會,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線索。當一個板塊的股票持續上漲,累積風險過大時可提前下車拋出股票,同時不妨買進與該股票相反板塊的股票,等待上漲。這樣做既可保證既得贏利回避風險,又可把握下一波獲利機會,可謂一舉兩得。當然,蹺板效應在股市中的表現較為複雜,並不十分規則,並不是說相反的板塊,就一定走出相反的行情。一般來說,在強勢行情中,所有的股票都有上漲的機會,隻有時間先後和上漲幅度的差異;在行情清淡時,所有的股票都難以有良好的表現。所以,投資者切不可盲目使用蹺板效應,應多注意和總結當時市場行情的具體特點,從中把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