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所有人都聽到了這兩句話,也知道這兩句話所代表的含義:準備了十幾年之久,無數人為之付出心血的我國第一代固體潛地導彈終於研製成功了。

頓時,指揮所裏的人,發射海域周圍山坡上的人,軍艦上的海軍戰士,所有的人全都沸騰了。他們仿佛都變成了歡樂的孩子,他們唱著、跳著、歡呼著。

海上海下的發射人員歡呼雀躍起來。參加護衛的幾十條艦艇同時刻拉響汽笛,向潛艇致敬!

隨後,國防部長張愛萍、海軍司令員張連忠馬上和發射指揮員通話,表示熱烈的祝賀。

1982年10月12日15時1秒,我國利用常規潛艇水下成功發射“巨浪1號”潛地導彈成功。

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給發射指揮部發來賀電指出:

這是我國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針的又一次勝利。標誌著我國潛地導彈術又有了新的發展。

潛地導彈發射成功的當天,張愛萍就把黃緯祿接到他住的棒錘島寓所休息,同時安排醫生為他檢查治療。

張愛萍和他的夫人對黃緯祿就像老朋友和親兄弟一樣。我們在一個餐桌上吃飯,一起散步,一起談古論今,談導彈,也談詩詞。

後來,黃緯祿後來回憶說:

那幾天,是我一生中最清閑也是最豐富的幾天。張老博學多識,書法很好。

“當時,很想向他要幅字,隻是沒好意思開口,直到現在還覺得是個遺憾。”

“再後來,86歲高齡的張老得知此事後,馬上就給我彌補了十多年的缺憾,派專人把一幅‘神劍騰飛’的大字送到我的家中。”

潛地導彈發射成功的當天晚上,常寫“紀事篇”的張愛萍就填了首詞,表示慶賀:

形勝渤海灣,浩蕩無邊,群龍追逐雪花翻。一代玲瓏神工手,險峰敢攀。奇鯨龍宮潛,紅火淩煙,虎嘯騰飛破雲山。哪怕狂風激惡浪,雷震海天。

緊接著,試驗基地舉行了隆重的慶功會,大家精神振奮,一掃前幾天壓抑的心情。一向內斂、溫文爾雅的黃緯祿也掩飾不住自己的興奮之情。

他端起酒杯、酒碗,先和海軍負責人幹杯,感謝他們說:“沒有你們海軍的配合,潛地導彈是無法出水的。”

接著,他又來到了技術人員的中間,同他們一一碰杯。興致所至,很少寫詩的黃緯祿提筆寫下了一首小詩:

龍騰虎嘯刺九霄,群情振奮心暗焦。航程段段傳喜訊,憂慮之情漸漸消。萬眾歡騰齊跳躍。勝者心潮如驚濤。

我國“巨浪-1”型潛射彈道導彈的發射成功引起舉世關注。美國《海軍學會會報》發表評論說:

當中國宣布她從潛艇上發射彈道導彈試驗成功時,事情已經變得十分清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一支以海洋為基地、具有威懾力量的核大國。

英國《每日電訊》則評論指出:

中國水下發射戰略導彈成功,意味著中國將擁有一支以潛艇為基地的核打擊力量,這是任何潛在地襲擊者都必須考慮的。

令人意料不到的是,正當人們都沉浸在興奮之中時,第三次發射因為第一級發動機保險柱插拔不靈,又導致試飛失利。代表四院參加試驗的邢球痕為此懊惱不已,思想壓力很大,他主動去找張愛萍,想作檢查。

沒想到,張愛萍又是鼓勵又是表揚說:“你們四院多年在內蒙草原上艱苦創業,流血流汗,現在又搬到藍田的大山溝。你們成功研製出我國自己的發動機,我向大家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