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東的西端,世界上第一種一神教猶太教也宣告誕生。猶太教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民族宗教,但它在形成過程中大量吸收了中東各種宗教的因素,尤其是兩河流域、埃及、波斯的宗教。例如,它從祆教中吸收了靈魂不滅、末日審判、賞善罰惡、彼岸世界等信條。另外,隨著猶太國家並入統一的中東帝國和猶太人的流散,其他一些民族(如阿拉米人)有的大批改宗猶太教,而猶太人也於薩珊帝國時期放棄希伯來語,轉而采用阿拉米語作為日常用語,希伯來語僅僅作為祈禱用語。所有這些勢必對後期猶太教的發展產生影響。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猶太教是中東地區文化的產物。
正是在波斯、猶太教以及流傳在中東、地中海地區的其他宗教(如埃及、兩河流域和敘利亞宗教,諾斯替教和俄爾甫斯教等)和思想(如斯多葛主義、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下,第一種世界性的一神教——基督教於公元1世紀產生了。公元7世紀,另一種世界性的一神教——伊斯蘭教也宣告誕生。這兩大宗教的誕生地均在地處新月地帶西端的巴勒斯坦和漢誌,該地區位於埃及、兩河流域——波斯和希臘三大文明中心的彙合處,而三大一神教都把耶路撒冷作為聖城,這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能夠從本地區以外的文化中吸取大量養料(伊斯蘭教也從希臘思想中吸收了有用的素材,諾斯替教則從印度吸取了靈魂轉世的思想),這同樣是中東古代宗教發展的重要特點,及其成為世界宗教的原因。
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真正達到完善程度的一神教,尤其是前兩者,因為基督教受希臘的影響,尚有三位一體的教義和偶像崇拜的殘餘。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地區的多數宗教並沒有最終完成向一神教的過渡。另外,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也是世界上傳播最廣的宗教。
四、在社會觀上,從早期的民眾宗教,經過精英主義和等級主義的過渡向作為世界宗教的必然特征的普世主義和平等主義發展
在中東的早期宗教裏,有關社會的觀念是模糊的。
隨著二元神教和猶太教的出現,中東宗教的主流表現出明顯的精英主義和等級主義傾向。首先看祆教,它在上層社會中傳播較廣,促進了社會分化。在思想上,它高度重視秩序、穩定、合法性和和諧,要求婦女、兒童服從男人、家長,維護波斯的種姓製度。火廟也分為三類,分別屬於祭司、貴族和農民。在被征服的伊拉克,祆教並未傳播給當地人。因此,祆教是為波斯的種姓社會服務的,而作為其異端的馬茲達克派主張平等主義,成為農民和手工業者反對統治者的思想武器。
諾斯替教認為,存在分為好的、精神的光明和邪惡的、物質的黑暗,而每個人內部都存有光明;光明世界將派遣使者向靈魂啟示秘密知識(“諾西斯”),使人體內的光明得以釋放而與光明世界相彙合,戰勝黑暗。但人們在出生時因光明的含量不同而分為三類:擁有最多光明的可得到拯救,屬於選民;居中者可通過努力工作轉世為選民;光明最少者沒有任何希望。至於摩尼教,它同樣根據對光明王國的不同貢獻,把教團成員分為五個教階,即教師、教監、牧僧、選民和聽眾。
如前所述,產生精英主義的二元神教是長期處於波斯統治和影響下的兩伊,而波斯與印度同屬雅利安人地區。這一現象恐非偶然。
主張內部成員平等的猶太教,其精英主義表現在另一個方麵。雖然在理論上,其他民族也可以因信仰上帝而獲救,但唯有猶太人是“上帝選民”,而上帝將“流淌著奶和蜜”的巴勒斯坦贈送給猶太人作為定居之所。因此,《聖經》將猶太人描繪為“文明之光”,而他們甚至將自己背井離鄉、流散世界的苦難命運也視為上帝的考驗和“恩寵”。
上述精英主義傾向阻礙了這些宗教發展為世界宗教。而隻有在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兩種世界性的一神教中,才真正確立了普世主義和平等主義的信條和原則。
基督教最初隻是猶太教的一個支派,伊斯蘭教開始也僅限於阿拉伯人,但它們都超越了民族、種族、膚色乃至部落、性別、年齡、財產的限製,把信仰的大門向所有世人敞開。“上帝麵前人人平等”“四海之內皆兄弟”成為新的主張。基督教外邦人的首領保羅提出了“因信稱義”的口號,他說:“這樣說來,不再有希臘人和猶太人的區分;也不再有受割禮、不受割禮,野蠻的、未開化的,奴隸或自由人的分別。基督就是一切,基督貫徹一切。”《舊約·歌羅西書》(3:11)。伊斯蘭教尤其反對高利貸,主張征收天課。因此,“有容乃大”,普世主義意味著平等主義,二者是等同的。當然,由於時代的局限,世界性的一神教也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奴隸、婦女和兒童依然受到一定的歧視。隨著上流社會的入教,宗教社團內的教階日益多層化,教義出現微妙變化,信徒間的社會分化也在發展,形成了事實上的不平等。
反觀南亞,婆羅門教和印度教成為捍衛種姓製度的堡壘,而主張平等主義的佛教最終被排擠到境外,傳播於東亞和東南亞。當然,在南亞還有其他主張平等主義的宗教和派別,如與佛教同時的其他沙門思潮和後來的錫克教,但其流傳範圍都相對有限。
上古中東宗教發展的特點不限於前述四點。西方社會學家韋伯指出,基督教是最為理性化的宗教,它通過理性的方法獲得救贖,使勞動成為修道生活的特殊標記,以及保健和禁欲的手段。這是在西歐最先產生資本主義的原因。
無論如何,古代中東對世界宗教的發展作出了獨特而卓越的貢獻,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成為世界上傳播最廣的宗教。當然,與中東毗鄰的希臘在中東宗教的發展中起了非同尋常的作用。
古代中東宗教的特點對近現代乃至當代中東的宗教狀況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當代中東仍然以伊斯蘭教為主導,同時存在基督教和猶太教。由於傳統宗教的特點,政教合一依然是近代中東政治製度的基本範式,而現代化改革勢必牽涉到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包括猶太教),從而麵臨著巨大的困難;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也反映出伊斯蘭入世性的特征。同時,以現代主義為代表,中東的知識精英也在改造傳統文化、適應現代化方麵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麵,三大宗教的一神教特點及其並存於中東及鄰近地區的事實也使它們之間產生了無法避免的尖銳衝突,中東近現代曆史上的反殖民主義鬥爭、阿以衝突等無不帶上了宗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