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進展要慢於敦煌文書研究,主要是因為在那個年代信息傳播困難,如要出成果,需要長居敦煌等地進行現場研究。進入2000年之後,敦煌石窟的電子化整理基本完成,網絡的便捷加快了敦煌壁畫樂舞素材的研究進程。如前所說,現階段敦煌壁畫研究主要在圖像本體研究和交叉研究兩方麵。 圖像本體研究方麵,主要是研究樂舞圖像的藝術特點,如樂器器形、各時代舞容舞姿等,成果有《敦煌石窟舞樂藝術》(高金榮,2000)、《敦煌壁畫樂舞研究》(鄭汝中,2002)、《敦煌古代樂舞》(高德祥,2008)等專著,尤其《敦煌壁畫樂舞研究》一書是鄭汝中紮根敦煌十餘年,窮盡洞窟所有樂舞素材後的研究成果,書中進一步完善分類方法,在全麵分類的基礎上照顧個案,嚴格明確壁畫樂舞、壁畫樂伎等名詞概念,體現了當代樂舞藝術研究的學術水平。 交叉研究方麵,進入2000年之後,諸多學科均出現學科邊緣模糊的現象,敦煌樂舞研究亦是如此。因為藝術文化從來不是單一的,敦煌壁畫圖像中反映出的建築、宗教、服飾等均可與樂舞本身進行交叉研究。如李建隆《敦煌壁畫中的樂舞演出與演出空間》(2010)-文中,將樂舞演出中的空間與佛教空間的無限與貫通概念結合,切題獨到。又如賈一亮《敦煌唐代壁畫經變畫禮佛樂隊中的舞伎服飾研究》等,以其他學科為基礎,以樂舞圖像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 三、敦煌吐魯番地區音樂文化曆史研究 敦煌吐魯番地區音樂文化曆史研究的曆史範疇較大,世界上有四大影響深遠的文化體係,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而敦煌吐魯番地區是唯一一個四大文化體係彙流的地方。這裏可以看到印度音樂如何傳人並演變成唐代佛曲,可以看到琵琶如何從波斯傳人於聞、長安、東南亞,各宗教、民間的樂舞形式、樂器器形、音樂製度、樂伎身份、樂種演變等均可成為研究對象。這種研究實際上屬於中西交通史的研究範疇。因其範圍龐雜,本文之例略一二。 最早專門研究敦煌地區樂舞藝術的學者當屬向達,他在《論唐代佛曲>( 1929)一文,考證出唐代佛曲襲自印度北宗音樂,從西域傳人,有宮調、可入樂,隻流行於宮廷等。 進入1980年代後,有諸多學者在敦煌音樂文化交融曆史研究上做出貢獻,但這一研究邊界模糊,常與禮樂雅樂研究、用樂機構研究、官署樂人與樂籍製度研究、宗教音樂研究、地方歌舞研究等。具體成果有如《中國俗字譜與拜占廷樂譜》(1985,何昌林)、《絲路音樂文化流向研究中的一些問題》(1989,席臻貫)、《西亞諸教對敦煌樂舞影響之研究》(1995,黎薔)、《琵琶沿革及演奏方法的演進》(2001,莊永平)、《絲綢之路上的琵琶樂器史》(2003,趙維平)、《雲同石窟舞蹈雕像多元風格溯源》(2005,王克芬)、《蘇祗婆傳授的龜茲樂律》(2012,陳應時)、《龜茲五弦琵琶東傳日本考》(2013,陳應時)、《燕樂調式音階結構與東亞影響》(2013,莊永平)、《從敦煌壁畫看南北朝歌舞娛樂節目的構成》(2014,李芸、黃勃、夏灩洲)等。更有博士論文《古絲綢之路樂舞文化交流史》(2001,金千秋)係統地整理了先秦到盛唐樂舞文化自西傳入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樂舞文化向日本朝鮮的輸出曆程。以上所提及的諸多研究有著不同的切入視角,但大多是綜合文獻、圖像、文物的考證,還原了曆史長河中絲路音樂舞蹈文化交流的片段。 以筆者所見,敦煌樂舞藝術研究諸多方向中,敦煌吐魯番地區音樂文化曆史研究是最為朝氣蓬勃的研究方向。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信息獲取愈加便捷,學者能夠以更宏觀的視野關注自己的研究領域,相較於油墨印刷時期的皓首窮經,信息時代對音樂文化曆史進行綜合研究更容易開展。相較陷入僵局的敦煌古譜文獻研究以及有了階段性成果,需要進行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研究的敦煌壁畫樂舞資料研究方向,無疑使音樂文化曆史研究更有動力。 綜上,敦煌樂舞藝術研究自1900年藏經洞的發現就具備了萌芽的學術土壤,1930年前後,林謙三、岸邊成雄、向達等人從不同角度對敦煌樂舞藝術展開研究,在改革開放之前,關注到這一研究領域的學者隻有十餘人。1 9世紀80年代開始,敦煌樂舞藝術的研究迎來了大發展,數十位專家學者投身其中,在探討中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進入新世紀後,更多年輕學者湧入敦煌樂舞研究之中,學術成果的規模和學科研究的邊界都在不斷擴展。值得一提的是,諸多機構也對敦煌樂舞研究給予了更多關懷,如2005年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辦的東亞古譜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在西安音樂學院舉辦的敦煌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等都給學術研究帶來了新的助力。 時至今日,敦煌樂譜研究方麵,在現有資料的基礎上,學者基本對曲式、譜子音高、演奏樂器達成共識,其餘要素有不同的理論與經驗探索,但未取得共識;在敦煌舞譜研究方麵,對舞譜是打令譜、大曲譜或宗教用譜尚無定論,破譯舞容舞姿、複原舞蹈程式亦尚無定論,但依據敦煌壁畫及舞譜所編仿唐樂舞上有很大突破;敦煌吐魯番地區的諸多石窟壁畫圖像、雕塑研究方麵,幾乎窮盡了壁畫中的樂舞資料,以科學的分類法進行分類整理,這一研究的未來在於壁畫圖像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敦煌吐魯番地區音樂文化曆史研究方向則顯得朝氣蓬勃,新世紀之後越來越多的學者投身這一領域,研究成果從數量和質量上都在快速增長,或成為敦煌樂舞研究未來之主要突破領域。
正文 敦煌樂舞藝術研究的曆史與現狀(2 / 3)